第六章手性分子总结.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旋光性和比旋光度 一对对映体,它们的一般物理性质(如:熔沸点、密度、折光率、在非手溶剂中的溶解度以及光谱性质)相同,但它们对偏振光的作用不同。 1)偏振光 2)旋光性 3)旋光性的测量 用旋光仪进行测量。 三、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1、手性碳:常用“*”表示 2、构型的表示方法 1)球棒模型 3、构型的标记 1)D-L标记法——相对构型标记 标记方法: 若abcd, d在离视线最远处; 若abc为“顺”——R型 若abc为“逆”——S型 2,3-二羟基丁二酸(酒石酸): 分子中所含手性碳越多,立体异构(对映异构体)的数目越多。 * * 第 6 章 手性分子 一、手性分子和对映异构 手性:一个物体若与其镜像不能重合,称这个物体具有手性;也叫手征性 不能与自身镜像重合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 一个分子是否具有手性与其对称性有关: 1)对称面 若有一个平面把分子分成两半,这两半是实物与镜像的关系,则此平面是分子的对称面。用σ表示。 2)对称中心 若分子中有一点,从分子中的任一原子或基团出发,向该点引一直线,若在距该点等距离处,有一相同的原子或基团,这点是对称中心,用i表示。 i 凡是分子中具有对称面或对称中心的分子是非手性分子;反之分子具有手性。 凡是手性分子必有互为镜像的两种构型,互为镜像的两种构型的异构体叫做一对对映体。这种立体异构称为对映异构。 注意:要把一种构型转变成它的对映异构体,必须断裂分子中的化学键,然后对调两个基团的位置。 手性碳原子: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 注:1. 若分子中仅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则该分子为手性分子,就存在一对对映异构体。 2. 有些分子不含手性碳原子,但其仍为手性分子 3. 有的分子中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但其不是手性分子 普通光线 尼克尔 棱 镜 平面偏振光 能使偏振光发生偏转的性质,称为旋光性;具有这种性质的物质,称为旋光性物质(光活性物质); 反之为非光活性物质。 使偏振光振动方向旋转的角度称为旋光度,用α表示。使偏振光振动方向向左旋称为左旋体,用“-”表示; 向右旋的称为右旋体,用 “+”表示。 注: ①凡是手性分子,都有旋光性; 非手性分子无旋光性 ②一对对映体对偏振光的作用正好相反,一个使偏振光左旋,一个使之右旋,旋光度数值相等。 [α]表示比旋光度; α旋光仪中读到的旋光度; L 盛液管的长度;(dm) C 溶液的浓度;(g/ml) 比旋光度与入射光的波长、温度和溶剂有关, 常将[α]写作[α]λt 葡萄糖:[α]D25 = + 52.5° 4)比旋光度 在不用水做溶剂时,需注明溶剂的名称: 酒石酸在5%的乙醇溶液中其比旋光度为[α]D25 = + 3.79°(5%乙醇) 物理意义:1mL含1g旋光性物质的溶液,在1dm长的盛样管中,利用一定波长的入射光(钠单色光,D,λ=586.3nm)测得的旋光度 * 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一定是手性分子。 有一对对映体,其中一个是左旋,一个是右旋。 如乳酸: [α]D15 = + 3.8°, [α]D15 = -3.8° 外消旋体:等量的左、右旋体的混合物 注意:①外消旋体没有旋光性; ②外消旋体与其左、右旋体的物理性质不同; ③一般的物理方法不能分离外消旋体。 2)透视式(或伞形式) “楔前虚后实平面” 透视式 3)菲舍尔(Fischer)投影式 投影规则: ①手性碳放在纸面上, ②伸向纸面前方的键放在横键上,伸向纸面后方的 键放在竖键上(横前竖后); ③主链竖着写,命名时编号小的碳在最上方。 注: 1)不能任意调换两基团的位置,对调偶数次构型不变,对调奇数次则为原构型的对映体; 2)将投影式在纸面内平移或转动180°时,分子构型保持不变; 3)离开纸面翻转180°或在纸面内旋转90°的奇数倍,构型反转。 D-(+)- 甘油醛 L-(-)- 甘油醛 H O C O O H H C H 3 O H C O O H H C H 3 L-(+)-乳酸 D-(-)-乳酸 注:D、L与左右旋无关,D、L表示相对构型; 而左、右旋通过旋光仪测定结果。 2) R-S标记法——绝对构型标记法: 取代基的优先次序规则: ①取代基按其第一个原子的原子序数大小排列,原子序数大者为“较优”基团。若为同位素,则质量重的定为“较优”基团。 I>Br>Cl>F>OH>NH2>CH3>D > H ②如果两个基团的第一个原子相同,则比较与之相连的第二个原子,以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