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5第二十五至第三十章 内脏系统及抗组胺药药理学.doc

发布:2017-01-11约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十五至第三十章 内脏系统及抗组胺药药理学 A型题(最佳选择题) 利尿药主要是作用于哪个环节发挥利尿作用 A、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B、增加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C、增加肾血流 D、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 E、影响肾内血流分布 呋塞米利尿作用部位在 A、远曲小管起始部 B、近曲小管 C、髓袢降枝粗段 D、髓袢升枝粗段 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呋塞米的利尿作用主要是 A、抑制髓袢升枝粗段皮质部对Cl—的主动重吸收 B、抑制髓袢升枝粗段的Na+—K+—2Cl—同向转运系统 C、抑制碳酸酐酶,减少H+—Na+交换 D、拮抗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醛固酮受体 E、直接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Na+的重吸收 呋塞米的利尿作用特点是 A、迅速、强大而短暂 B、迅速、强大而持久 C、迅速、微弱而短暂 D、缓慢、强大而持久 E、缓慢、微弱而短暂 加速毒物排泄常用的药物是 A、氢氯噻嗪 B、呋塞米 C、氨苯喋啶 D、乙酰唑胺 E、螺内酯 哪种利尿药不宜与卡那霉素合用 A、氨苯喋啶 B、螺内酯 C、呋塞米 D、氢氯噻嗪 E、阿米洛利 呋塞米没有的不良反应是 A、低氯性碱血症 B、低钾血症 C、低钠血症 D、低镁血症 E、低尿酸血症 氢氯噻嗪的主要作用部位在 A、近曲小管 B、集合管 C、髓袢降枝 D、髓袢升枝粗段 E、远曲小管近端 氢氯噻嗪的利尿作用机制是 A、抑制远曲小管近端的Na+—Cl—转运系统 B、抑制髓袢升枝粗段的Na+—Cl—转运系统 C、对抗醛固酮的K+—Na+交换过程 D、抑制肾小管碳酸酐酶 E、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增多 10、下列不属于氢氯噻嗪的适应症的是 A、轻度高血压 B、心源性水肿 C、轻型尿崩症 D、轻度肾性水肿 E、痛风 11、高血钾症禁用的是 A、氢氯噻嗪 B、依他尼酸 C、布美他尼 D、氨苯喋啶 E、呋塞米 12、关于螺内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与醛固酮竞争受体产生作用 B、有保钾排钠的作用,久用可致高血钾 C、有排钾的作用,长期应用可致低血钾 D、利尿作用弱而缓慢 E、主要用于醛固酮升高的顽固性水肿 13、关于乙酰唑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碳酸酐酶激动剂 B、易致代谢性碱中毒 C、为中效利尿剂 D、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 E、为临床常用的利尿剂 14、关于脱水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易经肾小球滤过 B、口服不吸收 C、静注后血浆渗透压升高 D、体内不被代谢 E、使血液中水分向组织中转移 15、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首选药是 A、山梨醇 B、甘露醇 C、乙醇 D、乙胺丁醇 E、丙三醇 16、体内、体外都有抗凝作用的药是 A、枸橼酸钠 B、华法令 C、双香豆素 D、尿激酶 E、肝素 17、可对抗肝素过量所致出血的药物是 A、右旋糖酐 B、鱼精蛋白 C、垂体后叶素 D、维生素K E、维生素C 18、香豆素类的抗凝机制为 A、对抗VK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 B、加速凝血因子的灭活 C、阻断外源性凝血机制 D、抑制凝血因子的功能 E、竞争性阻止VK的生成,妨碍VK的循环再利用 19、双香豆素与哪种药物合用时应加大剂量 A、阿司匹林 B、苯巴比妥 C、消炎痛 D、扑热息痛 E、苯妥因钠 20、对华法令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K拮抗剂 B、作用快速而强大 C、口服吸收规则 D、体内、体外均有效 E、过量出血可用鱼精蛋白对抗 22、可对抗双香豆素过量所致出血的药物是 A、右旋糖酐 B、鱼精蛋白 C、垂体后叶素 D、维生素K E、维生素C 23、关于链激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β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B、可促使纤溶酶原激活形成纤溶酶 C、对各种早期栓塞有溶解作用 D、链球菌感染可增强其作用 E、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和过敏 24、治疗急性肺栓塞宜选用 A、维生素K B、双香豆素 C、右旋糖酐 D、链激酶 E、枸橼酸钠 25、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理是 A、抑制凝血酶 B、激活纤溶酶 C、抑制环加氧酶 D、抑制叶酸合成酶 E、抑制磷酸二酯酶 26、维生素B12主要用于治疗 A、缺铁性贫血 B、慢性失学性贫血 C、肿瘤放化疗后的贫血 D、恶性贫血 E、地中海贫血 27、关于铁剂的吸收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部位主要在胃和十二指肠 B、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下段 C、最容易吸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