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药理学第三十章氨基苷类抗生素.ppt
第三十章氨基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antibiotics)分类根据来源:天然氨基苷类链霉菌属小单胞菌属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大观霉素庆大霉素、西索米星小诺米星、福提米星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异帕卡星、阿贝卡星半合成氨基苷类化学结构相似体内过程相似抗菌谱相似抗菌机理相似耐药性相似不良反应相似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六个相似(一)化学结构相似氨基糖+氨基环醇(苷元)氨基苷吸收:为有机强碱,脂溶性小,口服难吸收,仅用于肠道感染和肠道消毒;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在内耳淋巴液和肾皮质中浓度高;可透过胎盘屏障,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消除:不被代谢,原形肾小球滤过排泄。010302(二)体内过程相似G-菌对G-杆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对G-球菌效差耐药金葡菌、链球菌:较强G+球菌结核杆菌: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抗菌谱相似抑制核糖体30S亚基、70S亚基,阻止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起始、延伸、终止)01——静止期杀菌药02另:通过离子吸附作用附着于细菌表面造成胞膜缺损,通透性增加,胞内重要物质外漏而导致细菌死亡03(四)抗菌机理相似细菌的耐药机制相似产生钝化酶(合成酶)灭活氨基苷类抗生素:如磷酸转移酶、核苷转移酶、乙酰转移酶1耳毒性:损害第8对脑神经,包括:前庭神经损害:眩晕、头昏、恶心、呕吐;耳蜗神经损害:耳鸣、听力降低、甚至永久性耳聋2不良反应相似3重点避免与H1受体阻断剂合用,因可掩盖其耳毒性。避免与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如万古霉素、高效利尿药呋噻米、依他尼酸及脱水药甘露醇等;询问早期症状(眩晕、耳鸣),检查听力;预防措施:小儿和老人慎用在我国近2000万听力障碍的残疾人中,约有一半是不合理使用氨基苷类抗菌药物致聋的。“千手观音”21名聋人演员中有18人是因药致聋01肾毒性03预防措施:05如第一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02表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氮质血症等;04避免与肾毒性的药物合用肌毒性:原因:氨基苷类与Ca2+结合,或在突触前膜与Ca2+竞争钙结合部位,阻止Ca2+参与乙酰胆碱的释放所致。防治:避免与肌松药、全麻药合用;一旦发生可采用新斯的明+钙剂抢救。血钙过低,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变态反应(以链霉素多见)表现:嗜酸性粒细胞、皮疹、药热、过敏性休克等特点: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防治:(1)解救:葡萄糖酸钙+肾上腺素防治措施同青霉素12链霉素(Streptomycin)——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亦是第一个抗结核药。抗菌谱:对结核杆菌、G-杆菌作用强,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耐药性:细菌对链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主要氨基苷类抗生素的特点及应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