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PPT

发布:2017-04-03约2.51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两个力(弹力、摩擦力) 一个定则(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个条件(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一个规律(牛顿第三定律) 一.认识形变 二. 弹性与弹性限度 三.探究弹力 反过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桌子受到书的挤压,书有没有受到桌子的挤压呢? 谁受到压迫? 怎么反抗? 反抗的效果? 绳子受到日光灯的拉伸,产生形变。 4. 弹力的大小: 例:一汽车停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 向上的形变。 B、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 向下的形变。 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 向上的形变。 D、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 向下的形变。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例:分别画出静止的A物体受到的弹力的示意图(所有接触面是光滑的) ◆ [实验与探究] (1) 形变的测量 (4) 数据处理 计算法: 求比值等 图象法: 建立F—x图象 ◆胡克定律: 例题:一根轻质弹簧,当受到一个大小为16N的拉力作用时,该弹簧的伸长量是4 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多大?如果弹簧的原长是10cm,当受到8N的压力时,该弹簧将缩短到多少厘米? 解:弹簧原长L0=10cm, F1=16N, x1=4cm=0.04m, F2=8N (1)根据胡克定律:F= kx 可得 k= F1/ x1=16/(0.04) N/m=400N/m (2)根据胡克定律: F= kx可得 x2=F2/k=(8/400)m=0.02m=2cm 即弹簧缩短后的距离为L2=L0-x2 =10cm-2cm=8cm 六. 作业 课后习题 1. 2. 3 * * 返回 返回 形变-----物体形状发生变化. 2. 分类: (1)按形式分 压缩形变 弯曲形变 扭曲形变 拉伸形变 形变产生原因:力的作用 3. 形变的观察: ★ 明显形变: 肉眼可直接观察到; ★ 微小形变: 仪器“放大” 法 说明: 在外力的作用下,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 ①通过光线“放大”形变 ②通过液柱高度变化“放大”形变 1. 弹性----物体发生形变后,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 3. 弹性形变---- 外力撤去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4. 非弹性形变---- 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的形变. 2.弹性限度——当物体的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状就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4. 形变 弹性形变 非弹性形变 (2) 按性质分 探究活动:感受尺子对手的作用力。 思考:尺子为什么会有这个力呢? 分析:尺子发生弹性形变,它“想”恢复原来形状,所以会对手产生向上的力。 弹力—— 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 会对与他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力称为 弹力. 2. 弹力产生的条件: 物体必须直接接触 相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弹性形变 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假设法 判断物体在某一接触处是否受到弹力,可以假设与该物体接触的另一物体不存在,即假设该处不存在弹力,看该物体是否仍保持原来的状态,从而确定该处有无弹力。 F1 F2 3.弹力的方向: 桌子受到了书向下的挤压,产生形变, 谁受到压迫? 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指向被支持的 物体。 【小贴士】弹力的产生与历史经验的吻合: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怎么反抗? 反抗的效果? 桌子要对书进行反抗,向上恢复原状, 结果产生一个向上的弹力,这就是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书受到桌子向上的挤压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指向被压 的物体。 书要反抗,向下恢复原状 结果书对桌子产生向下的力, 这就书对桌子的压力 谁受到压迫? 怎么反抗? 反抗的效果? 绳子受到日光灯向下拉伸 绳子要恢复原状,向上收缩 绳子对日光灯产生向上的拉力 拉力的方向:沿绳子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 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大小有关: 形变越大, 弹力越大; 形变消失, 弹力消失. BC 绳子对灯的拉力为10N A A A A C、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D、与过接触点的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E、绳子的拉力:沿着绳子并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N1 N2 A、平面和平面接触:弹力与平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B、点与平面接触:弹力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