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高分子化学第二章.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自由基聚合
自由基聚合反应是连锁聚合(chain polymerization)
反应中的一种反应。烯类单体的加成聚合反应绝大
多数属于连锁聚合机理。
自由基聚合
阴离子聚合
阳离子聚合
连锁聚合反应 基团转移聚合
配位转移聚合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自由基聚合
化合物中共价键发生均裂时,两个电子分
属于两个原子或原子团,形成带独电子的自由
基,若有足够的能量,就能引发单体进行自由
基聚合得到加聚产物。
阴离子聚合 、阳离子聚合
化合物中共价键发生异裂,则一对电子归
属于某一基团,形成阴离子和阳离子,若带正
电、负电的阳、阴离子若有足够的能量,就引
发单体进行离子聚合得到加聚产物。
第一节 自由基聚合热力学
一、聚合热
nM (M )n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 0 自发
自由能变化ΔG=G -G =ΔH-TS =0 平衡
2 1
G1 ——单体自由能 0 逆反应进行
G2 ——聚合物自由能
一般 ΔS = –105 ~ – 125 J/mol.K
T = 室温 ~ 100 ℃
– TΔS ≈ (3.14~4.19) ×10 KJ/mol
一般 – ΔH – TΔS
通常单体位能高,聚合物位能低 聚合多为放热反应
影响 ΔH的因素:
1、取代基的位阻效应 使 ΔH下降
例:乙烯- ΔH=95KJ/mol、甲基丙烯酸甲酯-ΔH=56.5KJ/mol、
异丁烯- ΔH=51.5KJ/mol 、α-甲基苯乙烯-ΔH=35KJ/mol、
∵由于形成聚合物后,取代基挤在一起,使键的伸展键角变化、
未键合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从而抵消了分子的部分内能,
使聚合物 ΔH下降。
2、共轭效应 使 ΔH下降
例:苯乙烯 -ΔH=69.9KJ/mol、丁二烯- ΔH=72.8 KJ/mol
α-甲基苯乙烯 苯基的共轭效应,甲基的超共轭效应
和两个基团的位阻效应三者叠加 使 ΔH 大大下降。
3、氢键和溶剂化作用 使 ΔH下降
丙 烯 酸 -ΔH = 66.9 KJ/mol
甲基丙烯酸 -ΔH = 42.3 KJ/mol
4、单体有强电负性取代基 使 ΔH上升
氯 乙 烯 -ΔH = 95.8 KJ/mol
四氟乙烯 -ΔH = 154.8 KJ/mol
二、 聚合极限温度
根据吉布斯方程
∣T△S ∣﹤ ∣△H ∣△G0 聚合
△G=△H-T△S
∣T△S ∣ ﹥ ∣△H ∣△G0 不能聚合
△G= △H-Tc△S=0 Tc = △H/ △S
Tc——聚合反应的极限温度或临界聚合温度
根据热力学定律
△H=△E-P△V 由于聚合反应中体积变化可忽略
所以,△H=△E 内能变化主要是键能的变化;
可以用反应前后的键能的变化的理论计算值来估算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