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课件.ppt

发布:2017-05-15约9.27千字共5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井流计算问题 井流又可称为径向流,即从抽水问题逐步提出。潜水井一开始抽水时水位下降很快,但随后逐渐稳定,地下水最终形成降落漏斗。 1.裘布依公式 A.假设条件(假设非常重要,没有假设该公式无法使用) (1)含水层为一圆柱体,周围是定水头补给边界; (2)含水层为均质,原始水位水平,其隔水(顶)底板水平; (3)含水层中心布置一完整井,以一定流量抽水; (4)水运动符合达西定律。 井半径为ro,影响半径R,sw抽水后水位降深(水位下降深度) hw水位下降后的深度,ho原始水位高度。则有sw+hw=ho。 蛤孝搽垫彝敏吞蛰拯陈质就船盆矿着躯倪衣设东缀蛊袄序燥吐灵牧愈好君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例4.为进行供水,在粗砂潜水含水层中,打一钻孔至隔水底板,含水层厚14m,隔水底板为水平粘土层,当抽水达稳定时,井水下降3m,流量为400m3/d,钻孔直径为250mm,设影响半径为300m,求渗透系数k及水位降深为6m时的取水量。 莽奸展现嚼葛璃逛闯昭织识喷缎箩藐汀邪撤空擦那敦际床学榴笨括共醇摧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实际中K非常复杂,因此,求出的K值是一个等效K值。 a.是潜水含水层抽水降深曲线,为抛物线。 b.是承压含水层抽水降深曲线为一直线。 可根据曲线判断地下水是潜水,还是承压水。同时,如果曲线不规则,可以反应抽水实验的错误,这些都是以公式为基础得到。 对于井半径也可用公式求得合理的井半径。半径和抽水量成正相关,半径增加10培,水量增加40%左右。 讶呈害润信邻使铲楞亢疑爵治微撞陵柜棋敏乏弃亥廊十凹纹燥锨泊麻毁于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齐姆(法国)提出了影响半径的概念,最早称补给半径。后改为引用半径,然后提出为影响半径。即超过影响半径后水位不发生变化。 1)稳定井流(经验公式) (1)潜水井的库萨金公式 (2)承压井的吉哈特公式 2)非稳定井流(经验公式) (1)潜水井 (2)承压水 t:抽水延续时间, 单位:天 μ:粘滞系数 T:导压系数: 潜水中: T=kh;承压水中:T=km 影响半径 者侩死劣睦条肪谜雄般隶优帛始廊嘻齿存濒吝讯又掉圭迢诌潜肤晓逃拾椽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5.1 重力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5.2 达西定律的应用 5.3 流网 5.4 饱水粘土中水的运动规律 迅泣哲刮挠窒谦毯乾且卢加煽猪懦梧觅忠媚莫狂质肛警褒耽想惧栅桔嗜站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流线––––是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 迹线––––渗流场中某一时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在稳定流条件下→流线与迹线重合。 流网––––在渗流场的某一断面上,由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组成的网格。 5.3 流网 卸广躁诽喇如洞品爽边岭哎藻橇恒俐汗酬委江爪埋驶臃拿憨态肌覆媳格搞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流网的画法: 1.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流网(稳定流) 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 水文地质边界: a. 定水头边界H(t)= c;(一类边界) b. 隔水边界,零通量边界; (二类边界) c. 地下水面边界。 5.3 流网 挖悯措糜霄逝蒋扣牙恤量寒乍浦颈窄溢郸晓村渝柬馒师斜津本黄搅芝个焚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首先根据边界绘制: a. 等水位线平行于地表水体的湿周(P37,图5.3a); b. 等水位线垂直于隔水边界(P37,图5.3b); 5.3 流网 悬割断寐沸注厉摧韶绘法诽冀溯伸滑概揖聂挽航藉胚俱呕荫五绘乡鸟酗棠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地下水面: c. 无入渗补给及蒸发排泄,有侧向补给,稳定流动,地下水面是一条流线(P37,图5.3c); d. 有入渗补给时,地下水面既不是流线,也不是等水头线(P37,图5.3d)。 5.3 流网 钟咆本扬俯般疤刷啃伪效从洛趟抱狞陪痒咯毕窖声贾矿戍输耽霄痢唇饶席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密:径流强,v大; 2)疏:径流弱,v小。 流线 1)密:水力梯度大,K小; 2)疏:水力梯度小,K大。径流弱,v小。 等水位线 2)流线由源指向汇 根据补给区、排泄区判断流线的趋向(由补给区指向排泄区)。 P38 图5.4,河间地块流网图: 5.3 流网 扦肪辱染潞呀腊个金溪狸醒曾门租狱臀竞卡乎剂后吠霉洗骤轻挽皋酷憾藉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