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工电子技术 第1章习题 直流电路课件.ppt

发布:2017-08-13约2.45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章 直流电路;第1章 直流电路;选择题;;3、在下图电路中,已知;4、已知图1中的; 5、在下图的电路中,当增大电阻R1的阻值时,电流I2相应(c )。;6、下图电路的开路电压;7、在下图的电路中,由( b )供给功率。;8、已知下图电路中的; 9、在下图的电路中,当开关S打开时,A 点的电位UA为( c )。; 10、在下图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A 点的电位UA为( b )。;11、电 路 及 其 对 应 的 欧 姆 定 律 表 达 式 分 别 如 下图1、图 2、图 3 所 示,表 达 式 错 误 的 是(   )。 A、 图 1 B、 图 3 C、 图 2 ;12、在下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A点的电位VA=__________V;当开关S断开时A点的电位VA=___________V;   13、 把 图 1 所 示 的 电 路 用 图 2 所 示 的 等 效 电 压 源 代 替,则 等 效 电 压 源 的 参 数 US=___V,R=___Ω。 ;14、下图所示电路中,Uab=______V, I=______A; ;15、在下图电路中,已知US=2V,IS=2A。A、B两点间的电压UAB为(   )。 (a)1V (b)?1V (c)?2V   16、在图示电路中,US,IS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 (a)电压源发出功率 (b)电流源发出功率    (c)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    ;17、下图a、b端诺顿定理的等效参数为( )。(a) 3A,5Ω  (b) 2A,4Ω (c)1A ,5Ω ;19、;R01;解: ;有载工作状态;解:;解: 应用KCL: -120 + ia + 30 + ib = 0;求:Va,Vb,Vc,Vd?;求: Va,Vb,Vc, Vd,Uab,Uac? 解:;电位在电路中的表示法;B;+;用叠加原理求I1 、 I2之值。;1A;1A;1. 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电路参数不随电压、 电流的变化而改变)。 ;求:UL=?;第一步:求开端电压UABO;第二步: 求输入电阻 RAB;;写出下列支路中u , I 的关系和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2?;在图所示电路中,试用叠加定理求电流I;(10分)用结点电压法求下图电路中a点电位及电流Ia。;(本题10分)图示电路,已知:US=12V,IS1=0.75A,IS2=5A,R1=8?,R2=6?,R=6?,RL=9?。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电流I。 ;解: 原图 (图正确1分) 图中:RS2=3? IS=3A(3分) (图正确1分) ;(本题10分)用戴维宁定理求下图电路中的电流I。; 在图1.8中,各方框泛指元件。已知I1=3A,I2=2A, I3=1A,φa=10V,φb=8V,φc=—3V。 (1)欲验证I1、I2数值是否正确,问电流表在图中应如何连接? 并标明电流表极性。 (2)求Uab和Ubd,若要测量这两个电压,问电压表如何连接? 并标明电压表极性。 ; 解 (1)验证I1、I2数值的电流表应按图1.8(b)所示串入所测 支路,其极性已标注在图上。 (2)Uab=φa—φb=10—8=2V Ubd=φb—φd=8—(—3)=11V 或 Ubd=φb—φd=φb—φa+φa—φd=Uba+Uad 而 Uba=φb—φa=8—10=—2V  Uad=φa—φd=10—(—3)=13V 故 Ubd=Uba+Uad=—2+13=11V 以上用两种思路计算所得结果完全相同,由此可得两条重要结论: (1) 两点之间的电压等于这两点之间路径上的全部电压的代数和; (2) 计算两点间的电压与路径无关。 测Uab和Ubd的电压表应按图1.8(b)所示跨接在待测电压的两端,其 极性已标注在图上。 ;某电压源的开路电压 为30V, 当外接电阻R后,其端 电压为25V,此时流 经的电流为 5A,求R及电压源内阻RS。 解 用实际电压源模型表征该 电压源,可得电路如图1.21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