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应用》教案--第2课-直流电路(二).pdf
课题直流电路(二)——分析与测量直流电路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直流电路常用的分析方法
(2)掌握通过试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方法
教学目标
素质目标:
(1)树立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职业精神
(2)养成坚持不懈、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直流电路常用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难
教学难点:通过试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组织学生下载“任务工单——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和
叠加定理”,并根据任务工单进行组内分工,同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了解基尔霍
课前任务
夫定律和叠加定理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导入
你知道哪些电路的分析方法?它们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5min)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要讲的知识,介绍基尔霍夫定律
1.2.1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irchhoffcurrentlaw,简称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kirchhoffvoltagelaw,简称KVL),前者应用于电路中的节点,后者应用于电路中的回路。基尔霍夫
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1.基本概念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KCL电路举例”图片(详见教材),并介绍相关知识
(1)支路。电路中的每一分支称为支路,支路中通过的电流称为支路电流。该电路中有三条支路,
传授新知
分别为acb、adb和ab。其中,支路acb和adb中含有电源,称为有源支路;支路ab中不含电源,称为
无源支路。
(2)节点。电路中三条及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称为节点。如图1-16所示的电路中有两个节点,
分别为a和b。
(3)回路。电路中的任一闭合路径称为回路。如图1-16所示的电路中有三个回路,分别为abca、abda
和adbca。
(4)网孔。将电路画在平面上,内部不含有任何支路的回路称为网孔。如图1-16所示的电路中有
1
两个网孔,分别为abca和abda。
2.KCL
KCL的内容为:指向电路任一节点的各支路电流,它们的代数和为0,即
I0(1-18)
KCL的另一种表述为:在任一时刻,流入某一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即
I入I出(1-19)
式(1-18)、式(1-19)又称节点电流方程。对于如图1-1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