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淀粉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说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完美格式
PAGE
..整理分享..
甘薯淀粉厂废水资源化处理工程方案
(修改讨论稿)
目 录
1.项目概述 …………………………………………… 3
1.1项目背景 …………………………………………………….. 3
1.2研究与应用现状 …………………….………………………. 3
2.设计依据 ………………………………………….. 6
3.设计原则 ………………………………………….. 7
4.工艺比选 ………………………………………….. 7
5.工程方案 ………………………………………….. 9
5.1工艺设计 ……………………………………………………. 10
5.2主要设备和构筑物一览表 …………….…………………… 12
5.3总体布置 ……………………………………………………. 14
HYPERLINK \l _Toc219880760 5.4建设周期 ……………………………………………………. 14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14
6.1预算汇总 ….…………………………………………… 14
6.2土建预算 ……………………………………………………. 15
6.3设备预算 ……………………………………………………. 15
6.4运行费用 ……………………………………………………. 16
6.5资金筹措 ……………………………………………………. 17
7.工程效益 …………………………………………. 17
7.1社会效益 ……………………………………………………. 17
7.2环境效益 ……………………………………………………. 17
7.3经济效益 ……………………………………………………. 18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淀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后的产物,是人类生命活动中必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淀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它不仅应用在食品工业领域而且在制酒、制药、纺织、化工等行业也被广泛应用。淀粉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浓度酸性有机废水,其含量随生产的波动而时有变化,其COD值通常达到10000mg/L以上。
地瓜,又名甘薯、红薯。地瓜本身易腐烂,不宜长期存放。地瓜的深加工,可以解决因贮存鲜薯不当而导致大量烂薯的现象,地瓜精制淀粉经过不同深度的加工,可生产出数百种有价值的化工产品,增值10-30倍左右,前景可观,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我国淀粉生产企业1000多家,年产量已达600万吨,按现在的加工工艺,每生产1吨淀粉大约产出6吨高浓度有机废水,可见整个淀粉制造业每年产生的废水量甚多。这些废水中主要含有溶解性淀粉、少量蛋白质、有机酸、尘土、矿物质及少量的油脂,易腐败发酵,使水质发黑发臭,排入江河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促进藻类及水生植物繁殖,量大时河流严重缺氧,发生厌氧腐败,散发恶臭,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可能会因此而窒息死亡。因此越来越受到环境科学工作者的重视。
尽管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淀粉工业污染排放标准,执行的是《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但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有的省市已经颁布了强制性的《淀粉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05年和2008年国家环保部公布了《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并且要求现有企业于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6月30日止执行,因此统一的强制性的淀粉工业污染排放标准的执行已日益临近,进行淀粉废水综合治理的示范研究和推广应用意义十分重大。
1.2研究与应用现状
针对淀粉废水的特点,人们都在力求研究出一种快速、高效、低能耗的淀粉废水处理方法。国内外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总体上可分为生物处理法和化学絮凝沉淀法,两种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利弊。
1.2.1化学絮凝沉淀法
淀粉废水含有蛋白质、淀粉、糖类及悬浮物。废水呈高分散系的亲水胶体溶液,这种胶体一般比较稳定。因此,治理这类废水首先要破坏胶体状态。化学絮凝法就是通过药剂的物理化学作用,使废水的胶体破坏,使分散状态的有机物脱稳、凝聚,形成聚集状态的粗颗粒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通过混凝可以去除分子量较大的有机物。而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可以通过活性炭吸附法去除从而达到治理这类废水的目的。絮凝沉淀法作为一种成本较低的水处理方法应用广泛。其水处理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絮凝剂的性能,所以絮凝剂是絮凝法水处理技术的关键。絮凝剂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和复合型絮凝剂。追求高效、廉价、环保是絮凝剂研制者们的目标。
1.2.2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使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得以净化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两种。该方法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以其处理费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