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吨医院医疗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docx

发布:2025-03-20约4.8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项目概述

1.项目背景

医院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病原体、化学药剂等污染物的医疗废水。这些废水如果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周边环境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威胁公众健康。因此,建设一套高效、稳定的医疗废水处理工程至关重要。

2.设计规模

本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400吨/天,满足医院日常医疗废水的处理需求。

二、设计依据及标准

1.设计依据

-《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

-医院提供的相关资料及要求

2.设计标准

-废水经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预处理标准,即粪大肠菌群数≤5000MPN/L,化学需氧量(COD)≤250mg/L,生化需氧量(BOD5)≤100mg/L,悬浮物(SS)≤60mg/L,动植物油≤20mg/L,石油类≤15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mg/L,氨氮≤45mg/L,总余氯2-8mg/L。

三、废水水质分析

1.水质特点

医院医疗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以及消毒剂、药物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其水质具有以下特点:

-含有多种病原体,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化学药剂浓度较高,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

-部分废水含有重金属,如汞、镉、铅等,需进行有效去除。

2.水质参数

通过对医院现有废水的监测分析,确定进水水质参数如下:

-COD:350-500mg/L

-BOD5:150-250mg/L

-SS:100-200mg/L

-氨氮:30-50mg/L

-粪大肠菌群数:10^6-10^8MPN/L

-总余氯:10-20mg/L

四、处理工艺选择

1.工艺选择原则

根据医院医疗废水的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选择处理工艺应遵循以下原则:

-处理效果好,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病原体、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运行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管理维护。

-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占地面积小,符合医院场地要求。

2.推荐工艺

综合考虑以上原则,本工程推荐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消毒处理的组合工艺。具体流程如下:

-预处理:采用格栅、调节池、化粪池等设施,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漂浮物,调节水质水量,降低废水的有机物浓度。

-生物处理:采用接触氧化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填料,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生长的场所,同时通过曝气系统提供充足的溶解氧,保证微生物的正常代谢。

-消毒处理: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法,利用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杀灭废水中的病原体,确保出水水质达标。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通过管道投加到消毒池中,与废水充分混合接触,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工艺流程及说明

1.工艺流程

医疗废水→格栅→调节池→化粪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达标排放

2.工艺说明

-格栅:设置粗细两道格栅,拦截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和漂浮物,如塑料、纸张、毛发等,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设施,造成堵塞。粗格栅采用机械格栅,细格栅采用人工格栅,定期清理栅渣。

-调节池:调节池有效容积为[X]立方米,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作用是调节废水的水质水量,保证后续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调节池内设置搅拌装置,防止废水沉淀。

-化粪池:化粪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容积为[X]立方米。其作用是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废水的COD、BOD5等指标得到初步降低。同时,化粪池还具有沉淀污泥的功能,定期清理污泥。

-接触氧化池:接触氧化池分为[X]格,每格有效容积为[X]立方米,总有效容积为[X]立方米。池内填充弹性填料,填料高度为[X]米。曝气系统采用微孔曝气器,通过鼓风曝气为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溶解氧。接触氧化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耐冲击负荷强、污泥产量少等优点,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沉淀池:沉淀池采用竖流式沉淀池,有效容积为[X]立方米。其作用是沉淀接触氧化池出水中的污泥,使出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