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_1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三)其他疗法 1.丁基苯酞:丁基苯酞是近年国内开发的I类新药。几项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口服丁基苯酞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显示:丁基苯酞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安慰剂对照组显著改善,安全性好。 (三)其他疗法 动物实验表明,可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明显缩小大鼠局部脑缺血的梗塞面积,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能量代谢和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具有抗脑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三)其他疗法 【服用方法】 空腹口服,一次两粒(0.2g),一日四次,十至十二天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 对本品或芹菜过敏者禁用;有严重出血倾向者禁用。 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主要为转氨酶轻度升高)。 尚未进行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故不推荐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 (三)其他疗法 2.人尿激肽原酶: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是近年国内开发的另一个I类新药。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使用人尿激肽原酶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显示:尤瑞克林治疗组的功能结局较安慰剂组明显改善并安全。 (三)其他疗法 尤瑞克林有两点突出于其他药物的作用:(1)在临床剂量下,选择性扩张缺血部位细小动脉,改善梗死灶内供血,对一般动脉影响不大(不扩张正常动脉,不引起缺血区盗血); (2)促进损伤部位新生血管的生成。 另外,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和氧解离能力,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液凝固等。 (三)其他疗法 【用法用量】 应在起病48小时内开始用药。每次0.15PNA单位(1支),溶于50ml或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30分钟,每日1次,3周为一疗程。 (在37℃pH8.0的条件下,1分钟水解1μmolVal-Leu-Arg-PNA的尤瑞克林量为1PNA单位。) (三)其他疗法 3.高压氧和亚低温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开展高质量的RCT证实。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亚低温和高压氧可能是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四)中医中药 1.中成药:中成药在我国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已有多年。一项系统评价共纳入191项临床试验,涉及21种中成药共189项临床试验(19180例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其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中成药对神经功能缺损有改善 Stroke. 2007 Jun;38(6):1973-9. Epub 2007 Apr 26. (四)中医中药 2.针刺:目前已发表较多关于针刺治疗脑卒中疗效的临床试验,但研究质量参差不齐,结果不一致。Cochrane系统评价共纳入14项RCT(共120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针刺组随访期末的死亡或残疾人数降低,差异达统计学意义的临界值(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但针刺与假针刺进行比较的试验未能重复以上效果。 随访期末的死亡或残疾人数降低 Zhang S, Liu M, Asplund K, Li L. Acupuncture for acute strok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05, Issue 2. Art. No.: CD003317. DOI: 10.1002CD003317.pub2 总体神经功能评分有改善 Zhang S, Liu M, Asplund K, Li L. Acupuncture for acute strok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05, Issue 2. Art. No.: CD003317. DOI: 10.1002CD003317.pub2 (四)中医中药 推荐意见:中成药和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尚需更多高质量RCT进一步证实。建议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患者意愿决定是否选用针刺(Ⅱ级推荐,B级证据)或中成药治疗(Ⅲ级推荐,C级证据)。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