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级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二、专业代码
580405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三年 专科
五、就业面向
主要培养面向汽车销售及售后技术服务领域,在销售、服务一线能从事汽车销售、配件管理、前台接待、汽车保险理赔、二手车鉴定评估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六、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本专业的特点,依托汽车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与汽车技术服务企业合作为依托,通过市场调研、走访、召开专家研讨会,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的关系。培养学生在汽车售后技术服务领域、汽车销售等行业从事汽车服务接待、汽车销售、营销策划与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根据专业设置和发展情况,聘请汽车行业专家和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建设,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校园文化为平台,以“3+2”课程模块为主体,以提高大学生素质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3+2模块式,3指的是:基础模块:思政课,体育,数学,计算机文化;专业基础模块: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消费心理学,推销理论与技巧,统计学原理,市场开发与营销成本管理,市场调研与预测,经济法,应用文写作,汽车企业管理基础;专业技术模块:商务礼仪,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销售,汽车美容,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鉴定与评估,市场营销策划,精确导购,会展策划。2指的是,就业模块,实训与顶岗实习模块。
另外,我们对14级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重新认识,在实践性教学方面加大了比重;增加了用人单位普遍需要的汽车驾驶实训课程,使教学计划更贴近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和建设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反映实际工作中的新技术、新规范,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职业能力
(一)专业能力要求
1、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具备汽车产品市场调查的能力、
3、具有丰富的汽车构造知识和具备对汽车进行技术评价的能力;
4、掌握汽车销售的基本原理和销售技巧;
5、具备一定的汽车销售策划和组织实施的能力
6、具备汽车销售现场的管理能力,掌握用户心理学、社交礼仪;
7、具备从事汽车保险投保、查勘和理赔业务的能力;
8、掌握汽车售后服务知识与技能;
9、具有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10、有驾驶经历、能够驾驶汽车。
(二)方法能力要求
1、制定工作计划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独立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4、评估总结工作结果能力。
(三)社会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4、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及协调能力。
(四)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适应的工作岗位
1、汽车品牌特约经销企业从事销售、售后服务、仓库管理、美容等技术工作;
2、汽车维修企业从事业务接待、理赔、车间管理、仓库管理等相关基层管理工作;
3、汽车贸易和旧机动车车交易、汽车租赁等部门从事业务和管理工作;
4、汽车金融和其他金融管理工作;
5、在汽车企业里进行营销策划和资源计划管理
七、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
(一)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工学结合的原则,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岗位工作为导向,根据岗位对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面向汽车销售及售后技术服务领域,在销售、服务一线能从事汽车销售、配件管理、前台接待、汽车保险理赔、二手车鉴定评估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素质和能力 素质和能力内涵 对应课程设置 对应实验实训手段 基本素质 政治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规范、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体育、应用文写作 入学教育(含军训)、体育技能训练、演讲比赛、各种讲座、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论文 英语能力 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与交流能力以及汽车专业英语阅读能力 实用英语、汽车专业英语 相关课程课内训练 计算机应用能力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 考取高职计算机应用课程合格证书 汽车专业基础能力 具备认识汽车主要零配件图形、简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