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技术基本原理v.ppt

发布:2017-09-04约2.52万字共6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WPTS等时隙是否在FDD系统中也存在?用途? 比较常用的是哪几种?规范是如何规定的? “TD-LTE的特殊子帧配置和上下行时隙配置没有制约关系,可以相对独立的进行配置”,是否是正确的? PUSCH及PRACH功能待确认 时域位置是5MS还是10MS,待确定 DCI:??? 解调门限为北邮仿真结果。 1200 16 12 400 772 36 21 10 0.6 126 100 684 36 19 10 0.6 114 72 10 10 0.6 60 72 9 10 0.6 54 144 5 10 0.6 30 144 4 10 0.6 24 288 2 10 0.6 12 288 2 10 0.6 12 承载的用户数是什么意思? 原有的问题是什么?为何提出? 搞清楚SC-FDMA与OFDMA的区别~ 上报headroom的范围、作用及机制 子载波频率泄露的原因? TD-LTE关键技术 1 TD-LTE物理层过程 3 主要内容 TD-LTE帧结构及物理信道 2 下行同步 随机接入 上行功控 下行功率分配 频选调度 物理层过程-下行同步 第一步:UE用3个已知的主同步序列和接收信号做相关,找到最大相关峰值,从而获得该小区的主同步序列以及主同步信道位置(PSC,即上图的紫色位置),达到OFDM符号同步。PSC每5ms发射一次,所以UE此时还不能确定哪里是整个帧的开头。另外,小区的主同步序列是构成小区ID的一部分。 第二步:UE用270个已知的辅同步序列在特定位置(上图中的蓝色位置,即SSC)和接收信号做相关,找到该小区的辅同步序列。SSC每5ms发射一次,但一帧里的两次SSC发射不同的序列。UE据此特性获得帧同步。辅同步序列也是构成小区ID的一部分。 第三步:到此,下行同步完成。同时UE已经获取了该小区的小区ID S1 核心网 下行同步 子帧0(下行) 特殊子帧 #2 子帧2(上行) PSC(Prim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SSC(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下行同步是UE进入小区后要完成的第一步,只有完成下行同步,才能开始接收其他信道(如广播信道)并进行其他活动。 TD-SCDMA中主要依靠Sync_DL进行下行同步 UE在DWpts上粗搜SYNC_DL位置(与TD-LTE相同每5ms帧发送一次),与可能的32个sync_DL做相关,确定SYNC_DL的码型(每个Sync_DL对应4个midamble码和扰码序列) 通过相关运即可找到当前系统所用的midamble码,同时可以估计出当前无线信道,用于UE对系统的扰码进行解码 获取扰码后,便可建立TS0同步并读取P-CCPH信息发送的,读取小区广播信息 TD-LTE TD-SCDMA 关键技术 帧结构 物理信道 物理层过程 物理层过程-随机接入 S1 核心网 Preamble PRACH信道可以承载在UpPTS上,但因为UpPTS较短,此时只能发射短Preamble码。短Preamble码能用在最多覆盖1.4公里的小区。 PRACH信道也可承载在正常的上行子帧。这时可以发射长preamble码。长preamble码有4种可能的配置,对应的小区覆盖半径从14公里到100公里不等。 PRACH信道在每个子帧上只能配置一个。考虑到LTE中一共有64个preamble码,在无冲突的情况下,每个子帧最多可支持64个UE同时接入。 实际应用中,64个preamble码有部分会被分配为仅供切换用户使用(叫做:非竞争preamble码),以提高切换用户的切换成功率。所以小区内用户用于初始随机接入的preamble码可能会少于64个。 子帧0(下行) 特殊子帧 子帧2(上行) 长Preamble 短Preamble 在UE收取了小区广播信息之后,当需要接入系统时,UE即在PRACH信道发送Preamble码,开始触发随机接入流程 关键技术 帧结构 物理信道 物理层过程 物理层过程-随机接入信令流程 UE eNB Preamble PRACH信道 Random Access Response PDSCH(公共业务信道) RRC连接请求 PUSCH(公共业务信道) RRC连接建立 PDSCH(公共业务信道) 发送preamble,请求接入 确认收到请求,并指示UE调整上行同步 UE发送IMSI或TMSI,正式请求RRC连接 确认收到请求并返回该UE的IMSI(TMSI)以解决竞争问题(如果两个UE都以为自己能获得接入,那么通过此消息的IMSI就能挑出真正获准接入的UE UE NodeB SYNC-U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