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阅读课外古诗词.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年级语文上阅读课外古诗词
七年级语文上阅读课外古诗词
七年级语文上阅读课外古诗词,回答问题
(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被后世称为“ ”,又与 被称为“李杜”。
2、此诗的体裁是近体诗中的 ,诗的韵脚是 。
3、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⑵闻道龙标过五溪
4、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5、古人在诗词中描写情境用来营造气氛的鸟儿很多,为什么李白独选“子规啼”来入诗呢?
6、“月亮文化”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诗人尤其喜爱月亮,借月抒情;其中又以李白最为典型,他是以月入诗最多的诗人。请从你的文化文学积累中写出一联李白的含有“月”字的诗句。
7、王昌龄之所以是李白的好朋友,是因为王昌龄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尤其擅长七绝,号称“七绝圣手”。请从你的文化文学积累中试写出一联王昌龄的诗句。
8、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现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都是从古代诗歌中借用或化用而来的。有一首流行歌曲的歌名就是从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化用或至少受到启发而写出的。这首流行歌曲的歌名是《 》。
9、王昌龄被贬龙标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10、从诗中发出的情感信息,揣摩李白写此诗时的心理活动。
(二)《夜雨寄北》
1、李商隐是 的诗人,李白、杜甫在历史上有“大李杜”之称,李商隐合同时代的
则有“小李杜”之称。
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何当共剪西窗烛 ⑵却话巴山夜雨时
3、本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4、本诗中“却话”一词照应了“ ”。
5、诗中蕴含羁旅他乡的抑郁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6、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7、对本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第一句中的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由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
8、本诗共28个字,两次出现“巴山夜雨”就占据了8个字。后人对重复使用“巴山夜雨”评价极高,不仅是在声韵上回环和谐,朗朗上口,在表达上更有极强的表现力。第一个表现的是 ,第二个表现的是 ,丛菔的作用是
9、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亲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亲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10、请根据诗中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三)《泊秦淮》
1、杜牧是 诗人,诗中提到的 被称为“亡国之音”。
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烟笼寒水月笼沙 ⑵隔江犹唱后庭花
3、“商女不知亡国恨。”真正的“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本诗点名时间和地点的一句是 ,运用典故的一句是 ,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一句是 。
5、“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犹”字意味深长,蕴含了哪些丰富的内容?
6、对本诗中此举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寒水”寒冷的江水,指穿过南京流入长江的秦淮河。
B、“商女”,茶楼酒馆里侍奉客人的歌女。
C、“隔江”的“江”,指秦淮河,商女在岸上酒楼歌唱,诗人从船舱听去,所以说“隔江”。
D、“后庭”,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历来被人看做“亡国之音”。
7、探究本诗的主题思想。
8、对本诗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笼”字,说出夜色的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做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图,寄寓诗人的忧愁与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后庭花》的靡靡之音,诗人意只在借批判她们的幼稚无知,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告诫统治者不要沉湎于享乐。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加上活用典故,是唐诗中的优秀之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