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第1课时课件【知识精讲精研】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pptx
1.2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第1课时
一.环境问题概述环境与资源的相互关系1.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以人类为中心时,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2.环境与资源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然资源也是一种环境要素。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自然资源,从而引起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并可能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与人类。
一.环境问题概述4.环境问题概念一般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5、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资源短缺:数量减少和破坏生态破坏:生态系统失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污染:环境质量下降
一.环境问题概述6、环境问题的分类(按成因)(1)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2)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主要属于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失调造成的次生环境问题。在下列环境问题中,哪些属于原生环境问题?哪些属于次生环境问题?说出你的判断理由。火山喷发造成大气污染。不适当的灌溉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地震引发的水质恶化。森林乱砍滥伐、草原过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滥捕滥杀动物造成动物数量和种群减少。原次原次次
一.环境问题概述(3)次生环境问题的分类:①资源枯竭: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②环境污染: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③生态破坏: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生态失衡或自然资源枯竭。森林毁坏、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7.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热带雨林破坏等。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一.环境问题概述环境问题分类的思维导图环境问题按成因分类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性环境问题水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森林毁坏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案例1:距离南美大陆3700千米的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面积只有165平方千米。2012年,岛上居民5761人。复活节岛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大多以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雕刻而成。这些石像造型奇特,雕刻工艺精湛,是岛上最具特色的风景。近年来,科学家通过考古研完,为我们勾画出复活节岛兴衰的图景。公元4世纪,岛上开始有人居住。公元8世纪,岛上人口过度增长,导致食物不足,资源紧缺,人们大量砍伐棕榈树,建造独木舟下海捕鱼。各部落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冲突频发。公元12世纪,岛上人口达到顶峰。各部落推行首领崇拜,建造了大量石像,砍伐树木用来运输石像,也作为薪柴。15世纪末,岛上森林损失殆尽,居民垦荒种植谷物,但仍难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原本较发达的文明开始衰落。公元17世纪,岛上人口衰减至顶峰时的1/5,而且部落争端连续不断。20世纪初,岛上的生存条件已经非常恶劣,土著居民所剩不多。1.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复活节岛,推测该岛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①该岛由三座火山组成,地理环境封闭;②亚热带气候,受信风影响显著;③土壤以砂砾、岩石为主;④动植物较为匮乏,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⑤海洋资源丰富。
案例1:距离南美大陆3700千米的复活节岛,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面积只有165平方千米。2012年,岛上居民5761人。复活节岛上遍布近千尊巨大的石雕人像,大多以凝灰岩(一种火山碎屑岩)雕刻而成。这些石像造型奇特,雕刻工艺精湛,是岛上最具特色的风景。近年来,科学家通过考古研完,为我们勾画出复活节岛兴衰的图景。公元4世纪,岛上开始有人居住。公元8世纪,岛上人口过度增长,导致食物不足,资源紧缺,人们大量砍伐棕榈树,建造独木舟下海捕鱼。各部落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冲突频发。公元12世纪,岛上人口达到顶峰。各部落推行首领崇拜,建造了大量石像,砍伐树木用来运输石像,也作为薪柴。15世纪末,岛上森林损失殆尽,居民垦荒种植谷物,但仍难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原本较发达的文明开始衰落。公元17世纪,岛上人口衰减至顶峰时的1/5,而且部落争端连续不断。20世纪初,岛上的生存条件已经非常恶劣,土著居民所剩不多。2.想一想,岛上居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