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2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社会交通发展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初中阶段学习了古代水路交通、陆路交通的发展,以及交通方式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二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普遍较高,尤其对经济与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感兴趣。他们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历史事件的具体细节和变迁过程缺乏深入了解。学习风格上,学生多采用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水陆交通的变迁”这一课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与挑战:一是对交通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记忆;二是理解交通变迁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三是分析交通变迁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为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实物模型(古代交通工具模型)、历史地图等。
-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在线作业。
-信息化资源:网络数据库中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在线历史文献等。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历史地图绘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那么,你们知道在古代,人们的出行方式有哪些吗?它们又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的呢?”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水陆交通的变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交通方式的演变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1.讲授古代水路交通的发展
-教师展示古代水路交通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水路交通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师进一步讲解水路交通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如加强各地区间的联系、促进商品流通等。
2.讲授古代陆路交通的发展
-教师展示古代陆路交通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陆路交通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师进一步讲解陆路交通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如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加强民族间的交流等。
3.讲授近代交通方式的变革
-教师展示近代交通方式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近代交通方式的特点和变革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师进一步讲解近代交通方式变革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如加速工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等。
4.讲授现代交通方式的演变
-教师展示现代交通方式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现代交通方式的特点和演变趋势。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师进一步讲解现代交通方式演变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全球一体化等。
三、课堂活动
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交通人物,模拟不同历史时期交通方式的运用场景,体验交通变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2.小组讨论:针对水陆交通的变迁,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交通变迁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交通变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哪些改变?
-未来交通发展将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陆交通的变迁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布置作业
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近代以来我国主要交通方式的演变资料,并制作成一份PPT,下节课进行展示。
2.请学生思考: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交通事业将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
1.标题:水陆交通的变迁
2.内容:
-古代水路交通:船只、运河、港口等
-古代陆路交通:马、骆驼、马车、驿站等
-近代交通方式: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
-现代交通方式:高速铁路、地铁、高速公路、航空网络等
-交通变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强地区联系、促进商品流通、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生活质量等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中国古代运河史》:介绍中国古代运河的发展历程、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