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发布:2025-01-06约3.88万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4.01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左传》记载:曹刿对鲁庄公说,要想战胜强大的齐国,不能靠对亲近的人施以小恩小惠,而应取信于民;鲁庄公三十二年,内史过对周惠王说,国家兴衰取决于君王的德行;虢国的史嚣议论时政时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天子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B.强化“君权神授”的意识

C.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终结 D.体现“以民为本”的观念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不能靠对亲近的人施以小恩小惠,而应取信于民”与“国家兴衰取决于君王的德行”“国将兴,听于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士人注意到了民众对于国家的重要性,甚至将民众的支持与否提升到了“国家兴亡”的高度,这体现“以民为本”的观念,D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瓦解,天子对地方控制在减弱,而不是“增强”,排除A项;“君权神授”的意识与材料中的“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的观点冲突,排除B项;春秋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在逐步瓦解,并不是终结,排除C项。故选D项。

2.在汉代张掖郡辖区内出土《居延汉简》记载:“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闰月丙戌,甲渠(县级屯戍机构名)令史董子芳买鄣(要塞)卒口威裘一领,直(值)七百五十,约至春钱毕已(还清欠款)。旁人(证人)杜君隽。”此简的史料价值是()

A.了解西汉管理西域的机构设置 B.提供财物交易契约的实际例证

C.明晰汉代地方官吏的行政职责 D.研究东汉监察制度的具体案例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在汉代出土的《居延汉简》中记载了当时的一个商品交易买卖并签订契约的事件,可以做为研究汉朝时期财物交易契约的实际例证,价值较高,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财物交易契约,与西域管理机构的设置,汉代官吏的职责以及监察制度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3.794年,唐朝宰相陆贽在《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的“论兼并之家私敛重于公税”中指出:“土地王者之所有,耕稼农夫之所为,而兼并之徒,居然受利……(建议)凡所占田,约为条限,裁减租价,务利贫人。”材料反映陆贽主张()

A.削减地租以缓和阶级矛盾 B.实行均田制抑制土地兼并

C.改革赋税制度推行两税法 D.休养生息以恢复社会生产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唐朝宰相陆贽认为,要针对当时土地兼并,私租重,官税轻,国家财用不足,百姓穷困的现实,主张“凡所占田,约为条限,裁减租价”,由政府制定降低地租的标准来“安富恤穷”,缓和阶级矛盾,A项正确;780年,两税法已经推行,实行均田制抑制土地兼并,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780年,宰相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描述的是消减地租,而非休养生息,排除D项。故选A项。

4.《南京条约》签订后,英美与清政府议定,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卸货后自投商贾,无论与何人交易,听从其便”“与中国商民任便交易,不加限制,以杜包揽把持之弊”。以上规定表明()

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在长江沿线增设通商口岸

C.十三行的贸易垄断被打破 D.西方各国鸦片贸易合法化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反映了《南京条约》签订后,英美与清政府议定,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自由贸易,这就打破了以前由十三行垄断贸易的局面,C项正确;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在长江沿线增设通商口岸,排除B项;西方各国鸦片贸易合法化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5.据上海外白渡桥两个年份各两到三天的交通通行情况统计(单位:人、次),数据如下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年份

步行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脚踏车

机器脚踏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年

11770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年

50823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