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草原牧歌欣赏牧歌课件》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_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草原牧歌 温故知新 P23《牧歌》 温故知新 P31《嘎达梅林》 温故知新 长调:节奏舒缓、自由,气息宽广,字少腔长,旋律舒展、辽阔,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 短调:曲调短小、简洁,具有明确节奏节拍,节奏整齐、鲜明,装饰音较少。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多为叙事性歌曲。 对比聆听 独唱《牧歌》 无伴奏合唱《牧歌》 作曲家瞿希贤 瞿希贤(1919~2008)女作曲家,上海人。1944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代表作:《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合唱《乌苏里船歌》《飞来的花瓣》,无伴奏合唱《牧歌》等等。 什么是无伴奏合唱? 无伴奏合唱(意大利文A Cappella或音译为“阿卡贝拉”,原意是:按照教堂风格。 )是合唱音乐艺术中一门独特的表现形式,它与其他各种类型的合唱的区别,首先在于它不与任何乐器组合,只单用人声作为表现的工具。 知识讲解 合唱中的声部及其音色 音色:是指乐器或嗓音的音质。例如:不同的人声器官、乐器及各种声源所发出的各具特色的声音成为音色。 知识讲解 男高音 男低音(男中音) 女高音 女低音(女中音) 指挥 合唱中的声部及其音色 女高音: 女低音: 男高音: 男低音: 知识讲解 明亮宽广 丰满结实 高亢富有诗意 深沉浑厚 。 无伴奏合唱《牧歌》 再听全曲 旋律为音乐提供了一种抒情的声音,节奏给这种声音以活力,而和声则为之增加了深度和丰富性。 无伴奏合唱《牧歌》 感受和声 根据你所掌握的课本知识,听辨下列音乐片段是否属于长调或短调: 1. 2. 3. 4. 根据你所掌握的课本知识,听辨下列音乐片段并归类演唱者的音色: 1. 2. 3. 4. 听辨练习 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式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博大的文化背景,众多的民族和人口是造就民族音乐的最大原因。 本课回顾 长调:节奏舒缓、自由,气息宽广,字少腔长,旋律舒展、辽阔,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 短调:曲调短小、简洁,具有明确节奏节拍,节奏整齐、鲜明,装饰音较少。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 无伴奏合唱(意大利文A Cappella或音译为“阿卡贝拉”)是合唱音乐艺术中一门独特的表现形式,它与其他各种类型的合唱的区别,首先在于它不与任何乐器组合,只单用人声作为表现的工具。 本课回顾 音色:是指乐器或嗓音的音质。例如:不同的人声器官、乐器及各种声源所发出的各具特色的声音成为音色。 合唱中各声部的音色特点: 女高音:明亮宽广;男高音:高亢而富有诗意; 女低音:丰满结实;男低音:深沉浑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