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Using Language Reading for Writing写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Unit2LookingintotheFutureUsingLanguageReadingforWriting写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Unit2LookingintotheFutureUsingLanguageReadingforWriting写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2LookingintotheFutureUsingLanguageReadingforWriting。本节课主要围绕主题“LookingintotheFuture”展开,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探讨未来的生活、工作和科技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提取关键信息,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同时,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创造力。
具体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TheFutureofTransportation”,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3.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阅读理解的结果,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观点,畅想未来的生活、工作和科技发展。
4.学生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5.总结与拓展: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并给出课后拓展任务,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和探索未来的主题。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聚焦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能力: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文化意识:通过探讨未来的生活、工作和科技发展,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点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思维品质:通过阅读和写作的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提取关键信息,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难点在于学生如何能够结合自己的观点,创造性地表达对未来生活、工作和科技发展的畅想。
为了解决这一重点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帮助他们提取关键信息,并激发他们对未来主题的思考。
2.在写作环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和示例,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创造性写作,同时提醒他们注意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让他们有机会相互借鉴和学习,同时也能够得到教师和同伴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阅读和写作技巧,讨论法用于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思考,任务驱动法则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创造。
2.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a)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未来世界的角色,如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等,从不同角度探讨未来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b)小组讨论:学生围绕课文中提到的未来生活、工作和科技发展的话题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观点;c)写作任务:学生根据讨论结果,结合自己的设想,完成一篇关于未来世界的短文。
3.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和实物模型等教学媒体,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未来世界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想象未来。同时,利用投影仪和计算机等设备展示学生作品,便于大家欣赏和评价。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关于未来世界的PPT、视频和文档等预习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未来生活、工作和科技发展,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或微信群,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阅读预习资料,理解相关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提交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或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