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 美感心理和审美意识.ppt

发布:2017-05-06约1.2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美感心理和审美意识 第一节 美感的心理构成因素 第二节 审美意识结构 第一节 美感的心理构成因素 美感是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交错的矛盾统一体。 一、审美感知 1、作为审美感官的主要是视觉和听觉 2、审美感知的特点:具有整体性;具有敏锐的选择力;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二、审美想象 1、想象的初级形式是简单的联想。联想又可细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联想的一种特殊形式叫做“通感”(synaesthesia,?)。 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摘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再如: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2、想象的高一级形式是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二者没有严格的界限,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三、审美情感 1、审美情感与日常情感(?) 2、审美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从审美感知开始,情感因素就介入。 四、审美理解 1、如何看待审美理解,美学界尚存在争议 2、审美理解有二个特点:非概念性(?)、意的无穷性(?) 3、由于理解因素的渗入,审美首先必须有明确的观赏态度(瑞士美学家布洛的“距离”说);其次,要有与审美对象相关的必要知识储备;最后,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生活经验累积。 第二节 审美意识结构 审美意识是人们反映现实、认识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指审美主体反映美的各种意识形式。 一、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包括三方面主要内容: 1、审美能力(即,美的鉴赏力、判断力) 2、审美倾向:涉及审美态度(包括审美注意和审美立场?)、审美趣味(?)、审美理想(?) 3、审美感受: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等四要素。 二、审美理论 1、什么是审美理论 它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观体系,是对审美现象的总观点,是在审美经验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概括,是理论化的审美意识形式。 2、审美理论与审美经经验存在不同 审美经验发生较早;审美经验广泛存在于社会群体之中。/审美理论是审美经验有了一定发展后产生的;审美理论限于理论界和有一定理论素养阶层的人。 三、审美意识的共性与个性 1、审美意识的共性指它的历史继承性、统一性和永恒性 2、审美意识的个性体现在它的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