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金属在冷和热塑性加工过程中组织和性能变化规律之回复和再结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金属在冷和热塑性加工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一、回复
二、再结晶
三、晶粒长大;
观察在不同加热温度下变化的特点,可将退火过程分为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三个阶段。
(1)回复:是指新的无畸变晶粒出现前所产生的亚结构和性能变化的阶段;
(2)再结晶:是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3)晶粒长大:是指再结晶结束之后晶粒的继续长大。;冷变形金属在退火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冷变形金属退火时某些性能和能量的变化;同一变形程度的多晶体铁在不同温度退火时,屈服强度的回复动力学曲线;这种回复特征可用一级反应方程式来表达:;2.回复机制;(a)多变化前刃型位错散乱分布;二、再结晶;(1)晶界弓出形核;(2)亚晶合并机制
;(3)亚晶迁移机制
;2.再结晶动力学;作1/T~lgt图,直线的斜率为2.3R/Q;3.再结晶温度及其影响因素;a. ???形量
;b.原始晶粒尺寸
c.微量溶质原子
d.第二相粒子
e.再结晶退火工艺参数,如加热速度、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等。
;4.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及其影响因素;低碳钢(ωC=0.06%)变形度及退火温度对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影响;三、晶粒长大;
(1)定义:再结晶后晶粒的均匀连续长大。
(2)驱动力:界面能差。界面能越大,曲率半径越小,驱动力越大。
(长大方向是指向曲率中心,而再结晶晶核的长大方向相反.)
注:由于晶粒长大是通过大角度晶界的迁移来进行的,因而所有影响晶界迁移的因素均对晶粒长大有影响。
;
a.温度
;b.分散相粒子:一般有晶粒稳定尺寸d和第二相质点半径r、体积分数?的关系:
;c.晶粒间的位向差:小角度晶界的界面能小于大角
度晶界,因而前者的移动速率低于后者。
d.杂质与合金元素:降低界面能,不利于晶界移动。
;2、异常长大;(3)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最后,谢谢大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