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推荐】二零一六高考状元必备秘笈--易错点和盲点总汇》.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化学复习中学生易错点和盲点汇集
教师的困惑:
1、刚复习的内容,本次考试中出现,学生却不能复述、再现。
2、刚复习过的知识,变换角度再出现时,学生失分严重。
、明明在课堂中强调这样写,考试中却乱写一通如学科语言的使用不规范、不准确,书写
3 (
格式不能按照要求,为此丢分太可惜。
)
原因分析:
、课堂教学采用 填鸭式 ,学生被动接受,只求字面理解和听懂普通话,而不去理解其化
1 “ ”
学含义,学生因错误理解或一知半解产生的潜意识,非常顽固。
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个课题是 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 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
1 “NO2 ”
的NO 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方案(忽略N O 的存在)。
2 2 4
( )硝酸铜固体加热分解的产物有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1
式 。
( )当集气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时,木条复燃了,有的同学得出 能支持木条燃烧 的
2 “NO2 ”
结论。你认为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解释词:有的同学起初就认为这一观点不正确,理由是氧气也能支持木条燃烧,但我纠正以
后,过二个星期再让他们做,结果还有不少同学做错,原因是从初中一直以来 对氧气能使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这一结论不能正确理解,正确的理解应是纯净的氧气或浓度较大的氧气
”
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至少体积分数为 的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1%
例 :已知 0 时 醋酸溶液达到平衡时的 约为 ,如果在此溶液中加入等体积
2 25 C 0.1mol/L PH 3
的 为 的盐酸,则电离平衡向 ,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待晶
PH 5
体溶解后溶液的PH 。
+
解释词:对醋酸的电离平衡问题讨论时,真正的含义应是增大 ( ),平衡才能向左移动,
c H
但我们不少教师上课时,就没有定量地去分析这一问题,只是笼统地定性地说加入盐酸平衡
向左移动,加入NaOH 平衡向右移动。
例 :充分煅烧黄铁矿 ,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是 ,生成
3 Wg mg SO2
为 ,则黄铁矿中 的质量分数是(假设矿石中的杂质受热不分解,也不会与 反应)
VL FeS2 SO2
.
A 60V/22.4W B.22.4V/60W C.80V/22.4W D.3(W-m)/W
解释词:在做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时,一般都是给学生训练在标准状态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
1
量的换算,非标准状态的问题讨论的过少,所以学生一遇到物质的体积换算成其它物理量时,
就不管是否气体,不管是否标准状态,全用22.4mol/L 来换算。
例 :将 和 ( ) 的混合物 全部溶于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