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年最新整理]2007年度领导干部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试卷.doc

发布:2018-02-15约4.31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7年度领导干部《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试卷 卡号: 姓名: 单位: 一、 判断题15分 1、潜在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隐性课程,产生于20世纪60、70年代。 ( ) A 对 B 错 2、在教育史上,柏拉图最早把心理学引入以教育的讨论,最早设想按照儿童年龄特征来划分教育的阶段,并依次设置相应的课程。 ( ) A 对 B 错 3、科目组织形式是“科目组织形式同杜威进步主义课程理论的重要方面的新综合”。( ) A 对 B 错 4、关于学科课程的定义,现在人们一般认为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所组成的各种不同的科目。 ( )A 对 B 错 5、学科组织形式以科目为中心来安排课程内容的方式是把课程组织为许许多多的科目,每一门科目有意识地阐述专门的同质的知识体系。( )A 对 B 错 6、 学校课程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与评价),都是受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支配。( ) A 正确 B 错误 7、我国目前的学科课程主要是以学科组织。( ) A 正确 B 错误 8、 功能理论强调社会整合、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稳定,而冲突理论则强调社会矛盾、权力差异和社会变化。( ) A 正确 B 错误 9、随着活动课程的不断开展和深入,人们对活动课程的认识亦会不断深化。( ) A 正确 B 错误 10、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不仅是活动课程的本质的体现,也是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的重要区别之一。( ) A 正确 B 错误 11、功能理论或称结构功能主义,直接来源于法国学者涂尔干的学说。( ) A 正确 B 错误 12、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强调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直接经验,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自主选择并积极主动地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而非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 ) A 正确 B 错误 13、在西方国家,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所著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 ) A 正确 B 错误 14、从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潜在课程的出现,人们对课程问题的关注和实践领域不断扩大,对课程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都有了扩展,课程的定义不断地增加。迄今为止,人们对于课程的定义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课程的本质属性认识存在着差异。( ) A 正确 B 错误 15、朱熹所说的“课程”主要是指“功课及其进程”,与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理解的课程已经十分相近。( ) 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选题 15分 1、心理学对课程的影响,最明显地反映在( )的各个方面 。 A 课程编制过程 B 学习过程 C 教学过程 D 教材编写 2、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流行起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一开始就关注( )的问题。 A 学校课程 B 学校 C 课程 D 课堂 3、( )是指针对与原有课程准备对象不同的群体进行的学程上的修改。 A 课程新编 B 课程改编 C 课程整合 D 课程拓展 4、( )是指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决定学校付诸实施的课程计划的过程。 A 课程选择 B 课程改编 C 课程新编 D 课程整合 5、( )是指以拓宽课程的范围为目的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 A 课程整合 B 课程拓展 C 课程选择 D 课程整合 6、( )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A 课程内容 B 课程目的 C 课程目标 D 课程设计 7、 ( )是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确定课程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了课程设计工作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标准。 A 课程目标 B 课程设计 C 课程安排 D 课程目的 8、( )是指以提高国定课程的教学成效而进行的课程材料开发活动。 A 课程拓展 B 课程整合 C 课程补充 D 课程改编 9、( )是课程微观结构的设计者。 A 教师 B 学校 C 学生 D 地方 10、( )是指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 A 课程整合 B 课程拓展 C 课程选择 D 课程改编 11、 捷克著名教育家( )在泛智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关于课程的比较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