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2014-2015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附解析.doc

发布:2017-03-27约4.6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1年10月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与“人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②关注了人的自然需求,注重道德伦理 ③有利于调节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 ④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 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6、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7、南宋画家马远、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后世称为“马一角”“夏半边”,有人联系他们生活的时代称这类画作的意境为“残山剩水”。以下诗句中与这类画作创作背景相同的是 A.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8、《西游记》刊刻于明万历二十年,主角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圈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9、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开议院?” D.“德先生”和“赛先生” 10、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文学革命的影响 11、右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的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B.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C.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D.甲午战争后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12、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3、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 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