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学课件】《答谢中书书》(部编).ppt

发布:2017-09-19约2.01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文导入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4.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和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课文讲解 文本探究 “答谢中书书”中的两个书该如何理解? 书①: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谓。 书②: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 所以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2-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南京)人。曾担任诸王的侍读,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字词积累 重点实词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四时俱备(四季) 晓雾将歇(消散) 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课文讲解 欲: 夕日欲颓(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 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念无与为乐者(和,连词) 相与步中庭(一起) 自: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自康乐以来(从) 一词多义 课文讲解 词类活用 夕日欲颓: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坠落。 古今异义 晓雾将歇: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夕日欲颓: 颓:古义:坠落;今义:精神萎靡 整体感知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豪之感。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本文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优美的意境。以饱和着感情的语言再现它,激起读者审美的兴致,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 课文讲解 疏通文意 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整体感知 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全文可分三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而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 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课文讲解 读准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读准字音 颓tuí 与yù 课文讲解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课文讲解 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怀?全文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实欲界之仙都”言简而意蕴。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并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课文总结 总引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仰视——高峰入云 四季景 俯瞰——清流见底 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 写景 晓雾将歇 日变景 夕日欲颓 抒怀 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课堂小结 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今仁人智士用他们脍炙人口的文章写尽了山川草木的秀色,让我们去品味,让我们去感怀。其实,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用它那多姿多彩和真切自然的灵性感染着我们,只要我们用明亮的大眼睛,用宽广的胸怀去发现,去感悟自然,感受生活。我们的阳光将会变得更加灿烂,我们的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