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教学资料》刺世疾邪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刺世疾邪赋 赵壹 [作者介绍]赵壹,字元叔,东汉末凉州汉阳郡西县(今甘肃天水市南)人,生年不详.汉灵帝(公元168-189年在位)时名士,任过地方下级官吏.因生性耿直,为当时社会所不容,曾多次获罪,险些被处死。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刺世疾邪赋》是最著名的一篇。事迹见《后汉书·文苑传》。 [说明]本文是汉赋中一篇具有独特风格的佳作,选自《后汉书·赵壹传》。它以激愤的感情尖锐地揭露了当时奸佞当道、势族横行、政治黑暗、道德败坏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作者刚正不阿、愤世疾邪的思想感情。在艺术上情辞真切,语言流畅,不事雕琢,改变了汉赋堆砌板滞的风格,对赋的变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1].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駮[2].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徵时清浊[3]?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愈复增其荼毒[4].秦汉无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5].宁计生民之命?唯利已而自足[6]. 于兹迄今,情伪万方[1]。佞诌日炽,刚克消亡[2]。舐痔结驷,正色徒行[3]。妪姖名势,抚拍豪强[4]。偃蹇反俗,立致咎殃[5]。捷慑逐物,日富月昌[6]。浑然同惑,孰温孰凉[7]?邪夫显进,直士幽藏[8]。 原斯瘼之所兴,实执政之匪贤[1]。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2]。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3]。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4]。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5]。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慾于目前[6]。奚异涉海之失柁,坐积薪而待然[7]?荣纳由于闪榆,孰知辨其蚩妍[8]?故法禁屈橈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9]。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10]。 有秦客者[1],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2]。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3]。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抗髒依门边[4]。 鲁生闻此辞,系而作歌曰[1]: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2];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3]。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4]。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1]伊:句首语气词. 五帝:说法不一。《易经.辞下》以伏羲、神农、黄帝、舜为五帝。 三王:说法也不样。一般以夏禹,商,周文,武为三王。 这两句是说,五帝、三五时代,他们的礼乐制度是不一样的。《礼记。乐记》:“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码汉卡异世,不相礼。” [2]数:气数。这里指时势。 极:极限,极点。 駮:通“驳”。 背离,乖 这两句是说,形势发展到了极限自然就会发生变化,不是人们故意要不一样. [3]溷:通”混”. 赏罚:这里用作 偏义复词,”赏”字无义.徵:动词.徵戒, 责罚.清浊:本指水的清澈、浑浊, 用来比喻世道的清明、混乱。这里用作 偏义复词,“清”字无义。这两句是说, 靠道德感化尚不能救治社会的混乱,靠 刑罚哪能徵戒时代的浑浊? [4]祸败之始:社会动乱的开端。 春秋时诸侯争霸,周五朝日越瓦解,所以赵壹认为社会的祸乱、败坏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荼毒:指痛苦、灾难。 [5]秦汉无以相逾越:意思是秦没有逾越战国,汉没有逾越秦。指他们在政治上都没有超越前代,不比前代好。 怨酷:怨恨、酷政。全句指秦汉二代给老百姓增添了更多的怨恨和酷政。 [6]宁:岂。 以上六句对春秋、战国、秦、汉的统治者痛加批判,说他们一代不如一代,都不考虑生民的性命,只求满足自己的私利 [1]于兹:介词结构。兹:代词,此。这里指汉王朝。 情伪:情是真情,实情,伪是虚伪、诈伪。这里用作偏义复词,“情”字无义。 万方:万端,各色各样。 这两句的大意是,从汉朝(指西汉)成立以到现在,各种各样的诈伪现象都发生了。 [2]佞谄:指邪佞谄媚之徒。 炽:旺盛。这里是猖狂、得势的意思。 刚克:指刚正不阿的人。《书经·洪范》:“一曰正直,二曰刚克。” [3]舐痔:舔痔疮。指品格卑劣的人。《庄子·列御寇》:“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舔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 结驷:形容车马众多。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而结驷连骑。” 正色:指正直的人。 徒行:指徒步行走。 [4]妪姖名势:对有名位朦胧有权势的人卑躬屈节.妪姖 :即伛偊,弯腰曲背,这里是卑躬屈节的意思,用作动词。抚拍:逢迎拍马。 [5]偃蹇: 叠韵联绵词, 高傲的样子。 反俗:与流俗相反。 咎殃:灾祸。 [6]捷慑: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