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版释放度检查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检 验 操 作 程 序 文件编号: 页号:1/6 释放度测定标准操作程序 版本号: 生效日期:
文件内容: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2
2、引用标准……………………………………………………………………………………2
3、简介…………………………………………………………………………………………2
4、仪器装置……………………………………………………………………………………2
5、第一法用于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2
6、第二法用于肠溶制剂………………………………………………………………………4
7、第三法用于透皮贴剂………………………………………………………………………6
8、更改信息…………………………………………………………………………………6
颁发部门:
分发清单: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核人 审核人 批准人 部门 质量部QC 质量部QC 质量部QC 质量部QA 质量副总 姓名 签名 日期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释放度的测定方法和结果判定,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并描述了更改信息。
本程序适用于释放度的测定。
2 引用标准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 D“释放度测定法”、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P276“释放度测定法”。
3 简介
释放度测定法系指测定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皮贴剂等在规定条件下释放的速率和程度。它是评价药物质量的一个指标,是模拟体内消化道条件,用规定的仪器,在规定的温度、介质、搅拌速率等条件下,对制剂进行药物释放速率试验,用以监测产品的生产工艺,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收载三种测定方法:第一法用于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第二法用于肠溶制剂,第三法用于透皮贴剂。
凡检查释放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4 仪器装置
4.1第一法与第二法均采用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 C)项下所示的仪器装置。
4.2用于透皮贴剂的第三法,其搅拌桨与溶出杯按溶出度测定法第二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 C第二法),并与网碟组成其桨碟装置。
4.2.1网碟用不锈钢制成,分上层和下层网碟,其形状和尺寸见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 D项下所示附图。
4.2.2搅拌桨的下端与上层网碟的距离应为25mm±2mm,将透皮贴剂固定于两层碟片的中央,释放面向上,再将网碟水平置于溶出杯下部,并使贴剂与桨叶底部平行。
5 第一法 用于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
5.1测定法
照各品种中“释放度”项下方法测定,在规定取样时间点吸取溶液适量,立即经不大于0.8μm微孔滤膜滤过,自取样和滤过应在30秒内完成,并及时补充相同温度相同
体积的释放介质,按照各品种项的规定的测定方法测定,计算出每片(粒)的释放量和6片(粒)的平均释放量。
5.2结果判定
5.2.1除另有规定外,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可判为符合规定:
(1)6片(粒)中,每片(粒)每个时间点测得的释放量按标示量计算,均不超出规定范围.
(2)6片(粒)中,每个时间点测得的释放量,如有1~2片(粒)超出规定范围,但未超出规定范围10%,且每个时间点测得的平均释放量未超出规定范围;
(3)6片(粒)中,每个时间点测得的释放量,如有1~2片(粒)超出规定范围,其中仅有1片(粒)超出规定范围,但未超出规定范围20%,且其平均释放量未超出规定范围,应另取6片(粒)复试;初、复试的12片(粒)中,每个时间点测得的平均释放量,如有1~3片(粒)超出规定范围,其中仅有1片(粒)超出规定范围10%,但未超出规定范围20%,且平均释放量未超出规定范围;
5.2.2除另有规定外,判为不符合规定者,举例如下:
(1)6片(粒)中,每个时间点测得的释放量, 有1片超出规定范围20%;
(2)6片(粒)中,每个时间点测得的释放量, 有2片(粒)超出规定范围10%;
(3)6片(粒)中,每个时间点测得的释放量, 有3片(粒)超出规定范围;
(4)6片(粒)中,每个时间点测得的平均释放量有1个时间点超出规定范围;
(5)初、复试的12片(粒)中,每个时间点测得的平均释放量有4片(粒)超出规定范围。
(6)初、复试的12片(粒)中,每个时间点测得的释放量有2片(粒)超出规定范围10%。
(7)初、复试的12片(粒)中,每个时间点测得的释放量有1片(粒)超出规定范围20%。
(8)初、复试的12片(粒)中,每个时间点测得的平均释放量有1个时间点超出规定范围。
以上结果判断中所示超出规定范围的10%、20%是指相对于标示量的百分率(%),其中超出规定范围10%是指各时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