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 教案
2 -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放眼看世界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形成热爱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2.对不同文化尊重欣赏的态度。
能力
1.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专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2.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能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知识
1.了解地理历史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引导学生对实际的初步了解和认识,了解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了解世界的大洲和大洋;了解世界地形概况。
2.了解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培养学生热爱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3.初步分组了解阿拉伯人.非洲黑人等生活习俗,知道世界上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对不同文化应该确立尊重形式的正确态度。
4.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深刻理解我国与世界的密切联系,我们必须与世界同行。
5.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过程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第一课 世界有多大
一、教学目标
知道地球的大洲大洋。
交流世界大洲大洋的面积人口和国家的基本情况
了解多种多样的地形并交流地球地形的世界之最。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大的教学用的地球仪,并动员学生准备一个小的学习用的地球仪。
地形图
相关课件
三、教学重点
认识地球的大洲和大洋
四、教学难点
对于经纬线的理解,对于地球形状的理解
第一课时 大洲和大洋 总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了解海陆面积比例;
(二)运用多种媒体使学生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三)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三、师生准备:
课件.世界地图。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浩瀚的宇宙》(解说:在茫茫的太阳系中,八大行星都按各自的轨道……从容的.日复一日地运行着。在八大行星中,只有我们人类的栖息地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球上大洋和大洲的有关知识。
师:其实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魅力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水球。”
二.了解洋.洲及其分布。我们人类的家园有多大呢?假如一个人日行50千米,从地心走到地表,要走127天,绕地球赤道一圈要801天,假如想把地球团团围住,需要2300万人手拉手站成一圈才行。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学生介绍资料:
1.了解海陆分布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简单复习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
地球是个蓝色的星球,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陆地是人类生息的繁殖地,从图上看,陆地和海洋的面积那个大?
2.展示《海洋和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出海洋71%,陆地
29%。俗话说:三山六水一分田
3.认识七大洲四大洋
四人一组合作:观察世界地图或地球仪:地球共几个大洲和大洋,看清它们起止的位置.
4.集体交流,并指名指出.
5.了解大洲和大洋的面积:
6.七大洲和四大洋哪个面积最大哪个最小呢? 结合自己的资料和地球仪,请大家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
7.学生自学资料并排序。
8.交流结果:
七大洲面积
以录像的形式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让学生使用相应工具,感受大洋和大洲的大小位置等。
继续训练形成合作意识,交流中取得收获。
板书设计
大洲和大洋
陆地29% 七大洲
海洋71% 四大洋
课堂检测
1.分别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就是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课本中的东西半球图在这节课起到了重要作用。课本中的许多图片,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识,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品德与社会这门课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学生的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这节课资料的搜集是有关大洲和大洋的资料。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节课主要是与中学阶段的地理课相连接,是初中地理课知识的基础了解。所以,我在教学中借鉴了初中地理的部分知识,但是又不完全照搬,因为我们这节课的对象只是六年级的小学生,要求只是对七大洲四大洋有所了解,关键是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比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组织“世界之最知多少”的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效果很好,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作为一个学理科的人,来教授品德与社会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