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区域地理-世界的气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真题解读 例1 (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卷)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第(1)~(3)题。 地点 纬度 气温(℃) 降水量(mm) 一月 七月 一月 七月 全年 ① 23°08′ 13.3 28.4 40.0 210.0 1614.1 ② 39°48′ -4.7 26.0 2.6 196.6 682.9 ③ 48°58′ 3.5 18.4 54.3 53.6 647.4 ④ 54°17′ 1.8 13.4 225.0 117.0 2399.0 (1)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③——大兴安岭西侧D.④——西经130度附近(2)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3)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的转换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解析】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或者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是温带季风气候;③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是降水较多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大兴安岭的西侧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的东南部虽然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但是它位于南半球,不符合表中①位于北半球这一条件。130°W与54°l7′N的交会点位于北美大陆西海岸。(2)台风主要活跃于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中纬度地区不可能台风活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水、气温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而不是使降水量增加。 暖流温度高,蒸发强,能使大气中的水汽增加,而降水的条件除了水汽多以外,还需要上升冷却的条件。(3)③地常年盛行西风,风向不会随季节而变换。季风活动具有不稳定性,在其影响下形成的温带季风气候更容易发生旱灾。③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多,热量和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物的生长和成熟,但是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答案】 (1)D (2)A (3)B (2011年高考上海卷)读伊比里亚半岛示意图,回答问题。 例2 伊比利亚半岛风光迤逦,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 A地 B地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候成因 【解析】 图中A地处于40°N~60°N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B地处于30°N~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答案】 A地 B地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征 终年温和湿润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气候成因 地处大陆西部,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1)15℃等温线在两岛间向南弯曲,说明( )A.夏季海洋气温较陆地气温低B.冬季海洋气温较陆地气温低C.夏季海洋气温较陆地气温高D.冬季海洋气温较陆地气温高(2)甲、乙、丙、丁四点中,年温差最大的是 ( )A.甲 B.乙C.丙 D.丁(3)M处1月或7月的气温可能为( )A.4℃M5℃ B.5℃≤M≤6℃C.17℃≤M≤19℃ D.13℃M15℃ 解析:第(1)题,夏季海洋温度低于相邻陆地,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弯曲。第(2)题,甲、乙、丙、丁四地的年温差依次为9℃、10℃、9℃、11℃。第(3)题,1月份M处温度为4℃M5℃,7月M处温度为17℃M19℃(闭合等值线数值为相邻等值线之中的高值,则闭合等值线之中数值更高)。 答案:(1)A (2)D (3)A 1.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①气压带与降水的关系: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增温→降水稀少;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温→降水丰富。②风带与降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湿润;东风、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干燥。 气压带、风带和世界降水时空变化 2.降水的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1)季节变化 类型 分布 全年多雨区 赤道附近 全年少雨区 两极地区、干旱地区 夏季多雨区 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 冬季多雨区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常年湿润区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2)空间分布 位置 年降水量 成因 赤道附近 降水多(2000 mm以上)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上升气流为主 两极附近 降水少(200 mm以下) 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下沉气流为主 南北 回归线附近 大陆东岸 降水多(500 mm以上)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大陆西岸 降水少(500 mm以下)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