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2课时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ppt

发布:2017-11-19约小于1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历史(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基础落实;课标要求;婚姻自主;II;II;II;汽车制造;萎缩;三.通讯工具的变迁;II;II;【高考典例】(2010·天津文综,7)“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高考典例】(2010·江苏单科,9)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申报;1905;II;II;【高考典例】(2012·四川文综,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A.当时的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高考典例】(2012·浙江文综,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规范答题节节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