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0726.doc

发布:2017-01-23约1.01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年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从文明史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D ) ①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殖民地社会 ②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 ③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 ④西学传入,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受冲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011·天津1872年《申报》报道:“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 ……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不确切的是A.传统道德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近代中国女子逐渐步入社会 C D.上海社会风气已彻底改变 图6 旧式婚礼 图7 新式婚礼 ①服饰的变化  ②发式的变化 ③礼仪的变化  ④缠足的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倡导了( B ) 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 8.(2010·济南模拟)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洋泾浜英语示例9.下面两幅图分别展示了上世纪70、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C ) A.外来文化的影响 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 C.人们的思想解放 D.人们穿着品味的变化 10. 右图为上海造币厂2004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A )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D中国铁路营运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 11.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叶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C ) A.公共汽车 B.飞机 C.火车 D.轮船 12.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是( C )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书籍 13.(2010·广州模拟)1878年3月7日,上海《申报》馆启示:“如远近诸君子,有已成未刊之著作,拟将问世,本馆愿出价购稿,代为排印。”这主要反映了A.维新运动时期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 B.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 C.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兴起的洋务运动等给报刊业带来的变化 D.当时中国商人惟利是图”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B ) A.火车 B.电话 C.电报 D.电影 15.2010年世博会将在中国上海举办,上海这个深受近代西方文明影响的城市将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如果世博会上海举办以“民国初年的上海”为主题的展览,以下情景不可能列入展览内容的是(A ) A. 看电视剧 B. 到徐园观看电影 C. 穿上中山装 D.品尝西餐 16.中央电视台影频道网址是http://www.m1905.com/bbs,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B ) A.这一年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17.电影《喇叭裤飘荡在198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