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届人教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doc

发布:2017-07-08约5.1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届人教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模拟题组] 1.(2016·广东广州二模·16)1912年《申报》刊文描写当时的公务员:头戴外国帽,脚踏软皮鞋,吃西菜,住洋房,点电灯,卧铜床,以至台灯、面盒、手巾、痰盂、便桶,无一非外国货,处处仿效外国人。这反映了(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民族工业日渐萎缩 C.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 [社会经济结构一般指经济基础,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个方面,材料所述显然不符合社会经济结构基本内涵,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述及民族工业发展信息,而且按照材料时间,当时进入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故B项错误;材料只描述了上海一地的公务员这一类人的生活状态,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故C项错误;据材料描述,当时上海存在着“无一非外国货,处处仿效外国人”这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文化现象,故D项正确。] 2.(2016·广东梅州一模·17)某学习小组开展关于“现代中国服饰”的研究性学习,根据“一定时期的服饰反映当时的经济和政治状况”的研究方法,下列各项服饰现象可以直接推断出其结论的是(  ) 选项 现象 结论 A 建国初期,带有俄国风情的“布拉吉”广受青年女性的欢迎 是照搬苏联模式的体现 B 十年探索时期,衣着朴素,凭布票购买衣料 经济相对落后,物资比较匮乏 C 文革时期,绿色成为流行色 大跃进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绿色环保意识增强 D 改革开放后,服饰多样,颜色多彩 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 B [建国初期,带有俄国风情的“布拉吉”受到青年女性的欢迎,说明了当时中苏关系友好,照搬苏联模式主要体现在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等方面,故A项错误;衣着朴素,凭票购买体现了当时经济落后,物资匮乏,故B项正确;文革时期,绿色成为流行色主要是绿军装的缘故,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后,服饰多样,颜色多彩是经济发展的体现,与开创外交新局面无关,故D项错误。] 3.(2016·广东茂名一模·16)近代上海曾流行一首歌谣:“乡下小姑娘,要学上海样,学死学煞学不像,等到学来七分像,上海已经换花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近代上海引领全国时尚 B.近代上海时尚变化快 C.近代社会生活城乡存在明显差异 D.近代中国农村姑娘都崇尚洋气的社会生活 D [这首近代上海的歌谣意思是,上海潮流更新换代很快,乡下小姑娘好不容易学到了,却已经不再流行了。上海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引领全国时尚,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小姑娘学到的时候,潮流已经变了,说明变化快,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乡下小姑娘拼命学上海样,说明城乡差距大,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歌谣并未讽刺所有中国农村姑娘都崇尚洋气,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4.(2016·深圳市宝安区高三第一学期调研·8)反对建立电话电报事业的理由之一是“中国人架设电线就是不孝,不孝必然不忠,架设电线必然导致不忠不孝,罪莫大焉!”持此观点的应是(  ) A.洋务人士 B.顽固势力 C.维新人士 D.革命党人 B [由题目中的信息“中国人架设电线……必然导致不忠不孝”可知这应为地主阶级顽固派因循守旧、盲目排外的观点,故B项正确;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均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与题目中的信息“中国人架设电线……必然导致不忠不孝”不符,故A、C、D项错误。] 5.(2016·广东五校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14)假如你生活在中国近代,那么你可以(  ) ①乘火车去外地经商 ②发电报与亲友联系 ③用互联网下载电影《歌女红牡丹》 ④到《申报》上登载广告 ⑤喝着咖啡浏览《光明日报》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⑤ C [结合史实可知,火车和电报是分别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近代时期随着西方经济文化入侵,火车和电报传入中国,故①②正确;《歌女红牡丹》虽已上演,但1949年前互联网还没有出现,故③错误;《申报》是1872年在上海创刊,故④正确;《光明日报》是新中国创办的报纸,故⑤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易错题组] 6.1894年7月2日,一商行在《天津早报》中登有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此广告反映出(  ) A.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C.报纸功能出现刊登广告的新变化 D.社会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易错提示: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化易出错 D [据题干商行的广告,可判断仅是反映出饮食上的变迁,选D项; A项说法绝对化; B项题干未反映;C项“新变化”说法是错误的。] 7.据史料记载,1909年,留日女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