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丹阳市陵口中学九年级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苏教版).ppt

发布:2021-09-27约2.89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唐太宗李世民对敢于直谏的魏征的一句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论和谋略。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邹忌讽齐王纳谏 谈一谈 学了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收获? 情境一: 你和同学乘车时,看见一个空座,只见一位老人赶紧让自己的孙子(看起来十二、三岁的样子)坐下,自己背着孙子的书包手握扶手,摇摇晃晃,站都站不稳,还满脸幸福地望着自己的孙子;而他(她)的孙子却心安理得地坐在座位上。请你们用巧妙的方法告诉老人,他(她)这样溺爱孩子是不好的。 情境二:你的好朋友小美同学非常爱美,每天都要化妆,而且自我感觉非常漂亮。你如何告诉她:中学生自然纯朴才是美。 写一写你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劝告经历。 *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战国策》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后来谋士淳于髡kūn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一词多义 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 皆朝于齐 2. 时时间进 又何间焉 3. 吾妻之美我者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早晨) (朝廷) (间或,偶然,) (参与) (以…….为美) (漂亮好看) (朝见) 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谁 哪一个)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 仔细) 6、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上等) (送上,进献) 7、乃下令 受下赏 (颁布,下达) (下等) 8、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门庭若市 (及,比得上) (像,如) 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 思考 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朗读第1段,要求: 1、分角色朗读 邹忌、妻、妾、客、叙述人 2、读出每个人的身份、心 理特点 客 妾 妻 心 理 三次 回答 心 理 三次 问话 邹 忌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得意炫耀 自喜自信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格外偏爱 极尽赞美 吾孰与 徐公美? 自信又 怀疑 徐公何能 及君也? 畏惧讨好 有点勉强 吾与徐公 孰美? 更加 怀疑 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 礼貌尊重 敷衍逢迎 问 美 八尺有余, 形貌昳丽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孰与徐公 孰美? 我与徐公 孰美?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 比 美 思 美 妻 妾 客 私 畏 求 孰视:自以为不如 窥镜:又弗如远甚 邹忌比美,妻、妾、客为何不能直言?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思考 邹忌怎样想到入朝见威王呢? 暮寝思之,不仅想到自己在小家庭中受蒙蔽,更联想到齐王拥地方千里,受蒙蔽的可能性不就更大吗? 皆 以 美 于 徐 公 妻私臣 妾畏臣 客求臣 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 莫不求王 生活 小事 国家 大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