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ppt

发布:2017-06-10约9.96千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基数效用分析 一、效用和效用函数 一个 消费者在消费商品的过程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称为商品对于该消费者的效用,取决于商品自身的性质和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19世纪的经济学家W. Stanley Jevons、Leon Walras 、Alfred Marshall等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的,可以用基数来指定任意一种商品消费组合能够带来的效用。(Cardinal Utility Theory) 根据效用的数值,消费者不仅能够排列出偏好的顺序,而且明确知道两种选择偏好差异的程度。 可以用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来表示不同的商品组合带来的效用: 二、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Total Utility)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Marginal Utilities Decreasing) 对于效用函数: U为总效用。第i种商品在给定的消费水平上,边际效用MUi为: 如果假定效用函数连续(商品的数量无限可分),边际效用MUi为: 关于效用函数的假定: 右侧为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不变时,一种商品消费量变化的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 MU Q O TU Q O 两个边际效用方程表示,任意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取决于两种商品的数量水平。 在右图中,假定曲线为商品2为100单位时,商品1消费量变化时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则当商品2的消费量变为120单位时,曲线将发生变化。 三、消费者均衡的原则 消费者均衡:理性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行为。 1、消费者均衡的制约条件 消费商品的代价:价格; 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 2、消费者均衡的原则 为了达到效用的最大化,消费者在决定每一元花费在何种商品上时,总是选择购买后一元钱带来的效用最大的商品。如果一个商品X带来的效用(边际效用)为MUX,一元钱带来的效用就是MUX/PX。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一元钱带来的效用MUX/PX随着X的消费量增加而逐渐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另一种商品成为选择对象。 当花费完最后一元钱时,经过比较的所有商品再多化一元钱带来的效用必须相等,否则不能使效用最大。(例) 因此,消费均衡的条件为:所有商品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率相等,即 3、消费者均衡的计算 是一个多元函数的条件极值问题。可用拉格朗日法求极值。 根据拉格朗日法,首先构建拉格朗日函数,然后根据极值存在的一阶条件:拉格朗日函数对自变量的一阶偏微分为0,得到关于商品数量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后即可得到均衡消费量。 求解方程组后可以得到所有商品的均衡消费量。 四、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的推导 个人需求曲线,表示商品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这个需求量,是理性消费者在其收入约束下,依据均衡原则选择的结果。假定Y的价格为3元,总支出为20元,X价格从1元到6元,消费者对X的需求量依据均衡原则,为图中所示各点: 0.3 0.4 0.5 0.7 1.1 2.1 2.1 8 1.5 1.9 2.2 2.8 3.7 5.5 11 2 1 1.2 1.5 1.8 2.4 3.7. 7.3 3 0.8 0.9 1.1 1.4 1.8 2.7 5.5 4 0.6 0.7 0.9 1.1 1.5 2.2 4.4 5 MU/P P= 3 3.7 4.4 5.5 7.3 11 22 1 3 3.7 4.4 5.5 7.3 11 22 MU 0.6 6 0.7 5 0.5 0.9 1.2 1.8 3.7 6 7 4 3 2 1 X 3.6 4.5 5.1 6.6 8.7 13 26 MU 1.5 6 1.7 5 1.2 2.2 2.6 4.3 8.3 MU/P 7 4 3 2 1 Y O 2 4 7 2 4 6 P QX 消费支出=20 如果效用函数为: 该式即为商品X在收入为100元,商品Y的价格为3时,消费者的需求函数。 五、对需求曲线的进一步讨论 1、个人需求曲线的负斜率,是边际效用递减,消费的机会成本递增的结果 2、每个消费者在不同需求量对应的保留价格,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也反映了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时的均衡需求量。 3、收入、其他产品价格变化等对需求的影响,是通过这些因素变动后,影响消费者在不同自价格水平下的均衡,从而影响了需求水平。 六、福利分析: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以其愿意支付的价格计算的支出与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