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6-月光曲|人教新课标(共33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贝多芬传》,到书店阅读与音乐家有关的故事,做好读书笔记。 2、通过网络或音像制品,倾听《月光奏鸣曲》及其它世界名曲。 谢谢观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上册 * *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第八单元 · 第二十六课 月光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导入 同学们,听过这首曲子吗?它叫“月光曲”,是德国著名 作曲家贝多芬即兴创作的。贝多芬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 乐家,被世人尊称为“乐圣”。关于这首曲子还流传着一个动 人的传说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6课《月光曲》来了解 一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1770—1827)出生于波恩,自幼学习弹琴, 1787年曾到维也纳向海顿学习作曲,并结识莫扎特。贝多 芬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和维也纳体系的时代, 欧洲的民主和民族意识此时正日益兴起。他的作品正反映 了这些时代的特征,或歌颂英雄,或反对封建,争取民主 自由和美好未来。其主要作品有《悲怆》奏鸣曲、《月光》 奏鸣曲、《命运交响曲》(即第五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即第九交响曲)等。贝多芬的晚年十分凄凉,在贫病交加 中死去。但是,人民忘不了他,1827年3月29日,贝多芬的 葬礼举行时,有二千多人参加护灵。贝多芬对音乐的最重要 贡献是交响曲,因此他被誉为“交响乐之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 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 微波粼粼”等词语。?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 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 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字词积累 谱写?? 幽静? ? 蜡烛? ?失明? ?纯熟? ?陌生? 清幽? ?琴键 ??陶醉?? 飞奔? ?记录 ?? 微弱 纯熟 恬静 盲姑娘 莱茵河 ??霎时间?? 微波粼粼? 断断续续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二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 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著名的 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写的。 从这段里获得什么信息? 交代了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记叙文的四要素。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我能理清课文思路。如果把文章按事情的发生、发展、 高潮、结束四部分来分,该怎么分?每部分写得是什么? 发生(2~3) 发展(4~5) 高潮(6~9) 结束(10)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填空: (1)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 ) 因( )而为他们( ),有感于盲姑娘( ) 而即兴( )的传奇故事。 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 同情穷兄妹 弹琴 对音乐的痴迷 创作《月光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2)《月光曲》一文的描写抓住了两条人物感情变化的线索, 一条是盲姑娘感情发展,对听演奏的( )——听了演奏 的( )知道贝多芬的——聆听《月光曲》的( ); 一条是贝多芬的感情发展( ),表达了 ( )。 渴望、急切 激动、兴奋 陶醉 对兄妹俩的同情 遇到知音的激动心情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在这个故事中,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 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哪一个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 弹奏《月光曲》的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