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7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讲中国地理﹝新人教版创新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讲 中国地理;一、中国自然地理概况;(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2)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黄色中国”——一年四季常绿
B.“金色中国”——高寒
C.“绿色中国”——一年两到三熟
D.“银色中国”——伏旱
(3)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4)应该说,这位教授的分区还缺一部分,这一部分应命名为 ( )
A.黑色中国 B.白色中国 C.红色中国 D.蓝色中国
解析:东部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北方与南方;西部则以昆仑山—祁
连山为界,分为大西北与大西南。南方气候暖湿,植被葱郁,可称为
“绿色中国”;北方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可称为“黄色中
国”;大西北荒漠、戈壁面积广大,黄沙漫漫,可称为“金色中
国”;大西南有雄浑的青藏高原,冰川绵延,雪峰皑皑,可称为“银
色中国”。由此可分析各区域的特征和主要成因。蓝色中国指的是中
国的海洋部分。
答案:(1)C (2)C (3)B (4)D;1.中国地形区
(1)根据经纬线定位(如下图);(2)中国主要山脉及其地理意义;秦岭;(3)重要平原;2.我国的气温和降水特征及成因
(1)气温特征及影响因素;3.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我国不同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
我国地域辽阔,内、外流域河流水文特征差异明显,季风区南北跨
度大,因此南北差异也较大。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2)长江、黄河概况及开发与治理;(3)中国主要湖泊比较;二、中国地理分区 ;(2)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多沿河分布,其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________,此外__________也是长江三角洲城市沿河发育的重??原因。
长江三角洲已形成世界级的城市密集群,成为带动沿江经济发展的引
擎。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发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塔里木盆地应充分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候资源优势,
发展______________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长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
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但近年来生产能力不断萎缩,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大力发
展面向国际市场的__________________农业和以服务城市为中心的
____________农业。;(4)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资源各有优势,经济互补性强。上海实施
“东锭西移”战略,将附加值低的低端纺织加工业向塔里木盆地________
主产区转移。已建成运营的___________工程将缓解长江三角洲能源短
缺的状况。
解析:本题以我国塔里木盆地与长江三角洲图为背景(西气东输的起止
点),考查两地在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性、今后经济发展
方向、两地经济的互补性等知识。;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资源;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由东向西呈现草原、荒漠草原和
荒漠的景观变化,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特色。
(2)青藏地区: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高原牧场为主的畜牧业,雅鲁藏
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的灌溉农业。
3.不同尺度的区域;;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不清 ;(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人为因素 D.距海远近
(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陆差异
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 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
(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