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防护施工技术交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路基防护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项目名称:G569线北仙公路 施工合同段:一标 编号:
工程项目
路基防护
工程部位
路基防护
接受对象
工程部、质检部、安全部、测量组、试验室、各分部技术负责人
工程数量
进度要求
一、路基防护设计原则
(1)填方边坡路堤边坡
绿洲路段:此路段气候干旱、降雨量少且地下水位低,植物生长困难且养护成本高,边坡采用C25混凝土拱形骨架防护,骨架内镶嵌卵石。
荒漠、风沙路段:路基以低路堤、缓边坡形式通过,且路基填料均为砂砾土,碾压密实后具有较好的抗风蚀性能,且沿线降雨稀少,路基边坡受雨水冲刷破坏的可能性较小,填方边坡可不进行工程防护。
(2)桥头路堤边坡
有冲刷的桥头路基在桥梁锥坡后10.0m范围内采用全断面实体防护;无冲刷的桥梁、分离式立交桥、互通区内的跨线桥的桥头路基在桥梁锥坡后10.0m范围内铺设预制六棱块防护。
(3)沿河路堤边坡
当路基边坡处于受水浸蚀路段时,边坡防护采用全实体砼浸水护坡进行防护,防护高度应高于设计水位不小于50cm。护坡基础埋深要求置于冲刷线以下,且不小于冻融影响深度范围。
本项目浸水护坡设置主要集中于青土湖、西硝池地势低洼路段。
(4)挖方路堑边坡
路堑边坡防护应结合边坡坡率以及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设置。
= 1 \* GB3 ①风积沙挖方路段:边坡与积沙平台均设置草方格防护,方格尺寸采用1.0mx1.0m。格草应埋入15cm~20cm,外露20cm。
= 2 \* GB3 ②粉质粘土、碎石土挖方路段:坡面一般采用骨架防护,骨架内镶嵌卵石或植草;
(5)互通式立交区防护
对于有景观要求的互通立交、服务区、停车区等,边坡坡率为1:1.5时,边坡坡率采用C25混凝土拱形骨架防护,拱圈内植草灌防护;边坡坡率为1:4时,防护原则与主线一致。
二、路基防护形式
K58-K170段落路基防护形式主要有C25预制混凝土拱形骨架、C25预制六棱块护坡、C25混凝土护坡、草方格防护,四种防护形式。
表1 路基防护形式一览表
防护位置
防护形式
边坡
备注
主线路基
拱形骨架(植草)
1:1.5
拱形骨架(卵石铺砌)
1:1.5
草方格
1:4
C25混凝土护坡
浸水边坡
重兴互通
拱形骨架(植草)
1:1.5
拱形骨架(卵石铺砌)
1:1.5
民勤南互通
拱形骨架(植草)
1:1.5
拱形骨架(卵石铺砌)
1:1.5
草方格
1:4
民勤东互通
草方格
1:4
红崖山水库停车区
卵石铺砌
1:4/1:2
民勤收费站
卵石铺砌
1:1.5
民勤服务区
拱形骨架(植草)
1:1.5
拱形骨架(卵石铺砌)
1:1.5
桥头护坡
预制六棱块
1:1.5
C25混凝土护坡
1:1.5
浸水护坡
三、技术质量要求
(一)技术质量评定标准
表2 锥、护坡允许偏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2
顶面高程(mm)
±50
水准仪:每50m,检查3点,不足50m时至少2点
3
表面平整度(mm)
30
2m直尺:锥坡检查3处,护坡每50m检查3处
4
坡度
不陡于设计
坡度尺量:每50m量3处
5△
厚度
不小于设计
尺量:每100m检查3处
6
底面高程(mm)
±50
水准仪:每50m,检查3点
表3 预制安装允许偏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至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或频率
1
每层面板顶高程(mm)
±10
水准仪:每20m抽3组板
2
轴线偏位(mm)
10
挂线、尺量:每20m量3处
3
面板竖直度或坡度
+0,-0.5%
吊垂线或坡度板:每20m检查3处
4
相邻面板错台(mm)
5
尺量:每20m检查面板交界处3处
(二)、原材料要求
所用原材料砂、石料、水泥、碎石、土工材料、钢筋、水泥及混凝土预制件等,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1)石料
a、石料应取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的合格采石场,开采得到。
b、石料的石质应坚硬、密实、坚固,色泽均匀,能抵抗风化和水流的冲蚀,没有裂缝。
c、工程中采用的各种石料应在开工前将其样品提供工地试验室试验,并将其抗压强度的试验结果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未经批准的石料不得使用。
d、石料不得粘有泥土、油渍或其他有害物质,如有则应进行清洗。
(2)卵石
卵石粒径以10cm为宜。
(3)砂浆、混凝土
a、混凝土、砂浆所用的水泥、砂、碎石和水应符合规范要求,砂应采用中砂。当用砌筑片石时,砂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mm。
b、混凝土、砂浆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
c、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已通过试验确定,其抗压强度达到相应标号的要求。当变更混凝土、砂浆的组成材料时,其配合比将重新通过试验确定。
d、混凝土、砂浆抗压强度的试验按每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