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机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机制
为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切实做好纠纷发生后处置工作,有效保障患者、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特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机制。
一、医疗纠纷防范
(一)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依法执业意识和诚信服务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
1、院科两级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使医护人员自觉的依法行医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各科室和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情况对医疗工作中发现的医疗缺陷和问题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从严把好质量关,使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转变观念,实施全员微笑服务:加强培训,重视沟通技巧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一个要求两个多字三个掌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换位思考了解患者需求,最大化满足患者需求: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达成一致,减少和避免主观分析、判断的差异。1、与患者及家属发生纠纷后,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查明真相,分清责任。属于医方责任的,绝不推诿、敷衍,甚至包庇、纵容要勇于承担责任,以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属于患方责任或患方提出无理要求时,则一定要坚持原则,据理力争。对侵害医合法权益的言行一定要依法解决,切忌感情用事。发生纠纷后,医要争取主动,及时通过各种途径与患方接触、沟通,对纠纷中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要依法严肃处理。当有媒体介入时,要主动与媒体联系、交流,让其全面了解事情真相,以求报道客观、公正。当纠纷最终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时,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取证工作。妥善收集、保存好证据。从纠纷一开始就要注意收集各种相关证据,如患者的病历资料、被打砸的现场、有关证人的证言等。要向有关专家、法律工作者咨询,对整个纠纷过程、性质,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等做到心中有数。全院形成齐抓共管防纠纷的共识,科室之间、人员之间发现问题要在内部搞好监督、提醒、协调、支持、帮助,不能发现问题绕道走,不管、不问、不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