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南京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京市201O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生 物 2010.0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不要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1卷(选择题 共5 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染色体和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和质粒的化学本质都是DNA B.染色体和质粒都只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C.染色体和质粒都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D.染色体和质粒都可为基因工程的常用载体
2.下列人体各种生理现象中,没有涉及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项是
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变化B.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C.下丘脑、垂体和各内分泌腺间的联系 D.红细胞以易化扩散的方式来吸收血糖
3.在细胞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图中A和C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B.人体细胞中,单体a的种类有4种
C.图中仅①②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A具有多样性
4.在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生子叶细胞内脂肪鉴定的两个实验中,共同点是
A.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B.都需要使用解离液进行解离
C.提高温度都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D.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不易扩散和转移
C.醋酸杆菌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D.发育中的蝌蚪其尾部的消失属于细胞凋亡,不是细胞坏死
6.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种淀粉酶在作用35min后便会失去活性B.在60℃的环境中此种淀粉酶已失去活性
C.此种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的催化速率比碱性中的快
D.物质甲对试管Ⅲ中淀粉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大于试管Ⅱ
7.图1表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1中I、I、Ⅲ细胞分别对应图2中的i、d、m区段
B.一个细胞经过图2曲线所示过程,最多可产生8个子细胞
C.图1和图2中,只有I细胞和g、i对应的区段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图1中有4个染色体组的是Ⅱ和Ⅲ,图2中a、f对应的区段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8.若下左图为某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图像应为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男性血友病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其外祖父
B.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则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D.杂合子测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l0.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1:3 B.1:1 C.1:2:1 D.9:3:3:1
11.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甲、乙的家族系谱图,其中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 B.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I一8如果是一女孩,可能有2种基因型 D.Ⅲ-10不携带甲、乙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12.酶和ATP是细胞生命活动中两种重要的化合物,绝大多数生命活动都与这两者关系密切,
但也有“例外”,下列各项中,属于这种“例外”的是
A.细胞免疫时的效应T细胞合成并分泌干扰素 B.人体的骨骼肌细胞吸收周围组织液中的氧气
C.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并水解入侵机体的抗原 D.脊髓的神经中枢中突触小体分泌神经递质
13.下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分泌的某种物质可用于胚胎工程中供、受体的处理
B.a与c两者的分泌物可对某一生理活动起促进作用
C.c不仅有分泌功能,且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
D.a、b、c三者中,c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
14.下列对图中有关生物学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若切断图1中的c点,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