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 高中英语 Unit 6 Disaster and hope Using language 语法 教案.docx
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高中英语Unit6DisasterandhopeUsinglanguage语法教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英语Unit6DisasterandhopeUsinglanguage语法教案
2.教学年级和班级: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高中英语
3.授课时间:根据学校具体安排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通过Unit6Disasterandhope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描述灾害事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灾害应对方式,提升文化意识;通过分析文本信息,发展批判性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同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能够运用过去时态和现在时态描述事件;同时,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日常英语进行交流。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根据对学生的了解,他们对新闻报道和真实事件感兴趣,尤其是与灾害和希望相关的话题。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各有优势,有的擅长听说,有的擅长读写;在学习风格上,有的喜欢自主学习,有的喜欢合作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如何正确运用过去时态和现在时态描述事件,如何理解并运用文本中的语法知识等。此外,学生可能对灾害和希望相关话题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多,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和补充。同时,学生需要提高信息提取和整合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高中英语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Unit6Disasterandhope相关的新闻报道、真实事件图片、图表等多媒体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布置为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同时,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安全,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自然灾害的图片,如地震、洪水等,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曾经听说过哪些自然灾害?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经历。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灾害与希望。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本,让学生注意文本中描述灾害事件的语言特点。
-教师讲解过去时态和现在时态在描述事件时的用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解释。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准备的灾害事件描述,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给出一些关于灾害事件的句子,要求学生用过去时态和现在时态进行改写。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并互相检查答案。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错误和改进之处。
4.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本节课内容的问题,如:“过去时态和现在时态在描述事件时有什么区别?”、“你认为灾害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等。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你认为如何预防和减少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你有哪些应对灾害的经验或建议?”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提醒学生注意重点知识点。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思考,如阅读相关新闻报道,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灾害应对方式等。
总用时:40分钟
注意:以上教学过程设计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文章《ThePowerofResilience:HowDisaster-AffectedCommunitiesRebuildandThrive》(《韧性的力量:灾害影响社区的重建与繁荣》)
-报道《TenYearsAfterJapansEarthquakeandTs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