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文选—李斯《谏逐客书... 古代汉语 教学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章背景 秦王政初年,韩国为了减轻强秦对自己的威胁,派了一个名叫郑国的人帮助秦国修渠,企图通过修渠来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事情泄漏后,秦王接受了大臣驱除所有别的诸侯国客卿的建议。李斯是楚人,当时在秦任客卿,也在被逐之列,于是写了此信给秦王政,使秦王政收回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垂明月之珠,服太阿(ē)之剑 明月之珠:大而亮的珍珠。 服:佩带 太阿之剑:传说中吴国著名冶匠干将铸造的宝剑。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无:无论,不分 四时:四季 充美:富足丰盛 五帝三王:说法不一,泛指上古著名帝王。五帝:《史记·五帝本纪》以黄帝、顓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 之所以:表示原因的说法。之,为结构助词;所以是名词性短语,表原因。之,把前面表领属的修饰语与名词性短语所以组在一起,构成偏正型名词性短语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黔首:无爵平民不能服冠,只能以黑巾裹头,故称黔首。此泛指百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称百姓为黔首。 资:资助,供给。本义资财、钱财 业:名词用作使动。业诸侯:使诸侯成就功业。 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藉:借 寇:杀人抢劫的暴徒 赍:送,送给。 盗:偷盗者 粮:干粮 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金锡:泛指金属。 丹青:丹砂和青雘(huò),古代用作颜料。 采:彩色,彩绘。 所以饰後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 所以……者:所字词组,所用来……的。 充:充实,成语“充耳不闻” 下陈:堂下,侍妾站立或歌舞的地方。 娱、悦:变文同义,使动用法 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ē)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 宛:宛转,缠绕。宛珠之簪,缀绕珍珠的发簪。或宛(yuān):地名,今河南南阳市 傅玑之珥:镶着珠玑的耳环。 阿:细缯,一种轻细的丝织物。或阿:地名,齐国东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 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 随俗雅化:随着时俗的好尚善于改变自己的服饰打扮。 佳冶:形容女子容貌艳丽。 窈窕:形容女子体态美好。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bì)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瓮:形似瓦缸的一种乐器。缶:形似瓦罐的一种乐器 搏:拍 髀:大腿。 呜呜:形容秦国人唱歌的声音。 快: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愉快 真:副词,确实。 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桑间:卫国地名,在今河南濮阳一带,古时青年男女歌唱之所,这里指郑卫的民歌。 韶虞:箫韶,虞舜时代的音乐。 武象:周武王时代的一种歌舞,其乐曲称“武”,舞蹈称“象”。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 现在(大王)放弃敲打瓦盆,叩击瓦罐而接受郑、卫的音乐,不再听秦筝,而要听《韶虞》,这样做是为什么呢?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快意:使心意快乐。 适观:看起来舒适。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然则:多用于后分句之首,表顺承或转折关系。此处表顺承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跨:占领、据有。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兵:①军队;②兵甲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太山:泰山。 让:辞让,拒绝。本义责备、责怪 择:区别 就:成就,造成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却:推却,拒绝。 众庶:百姓 明其德:使其德望昭著。明:形容词使动用法 * * * * * 諫逐客书 一、背景介绍 作者简介 李斯 (?---前208),楚国上蔡人,曾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早年为楚小吏,后入秦,推行一系列加强君王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统一天下。始皇死后,为赵高陷害而腰斩。 李斯故里 李斯墓 《泰山刻石》的作者秦相李斯,可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并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 二、解 题 谏:谏止,劝阻 客:客卿,在别国做官的人。 书:上书,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公文的一种,属奏议文。 三、串讲分析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吏:先秦、西汉时,大小官员均可称吏。 昔缪(mù)公求士 缪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士:春秋战国时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为统治者服务的阶层。 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yuān) 由余:晋国人,先在西戎任职,后投奔秦,帮助秦穆公统一了西戎各部落。 戎:当时对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古有“东夷西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