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导学案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doc

发布:2017-04-06约3.2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导学案 命题:田军 审核:高二年级地理组 【学习目标】 1. 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及形成条件。能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灾害灾情大小及其造成的影响。一、自然灾害 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由于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____________、财产损失、____________、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形成条件 3.灾情大小的 影响因素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衡量灾情的标准:____________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2.灾害表现 (1)人员伤亡:自然灾害能造成人体死亡、伤残等________伤害以及恐慌、忧愁、痛苦等________________伤害。 (2)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财产的影响分为________经济损失和________经济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自然灾害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与其他损失相比,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但影响深远。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__,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大洲,自然灾害的____________。 1.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及灾害系统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特别提示】 不是一切自然异变都可以构成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和异常。它能不能构成灾害要从两方面进行判断,一是异变是否超过一定的限度,二是异变是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危害。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 自然灾害对人员的伤害有:①生理伤害:给人体造成死亡、伤残等。②心理和精神伤害: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 【特别提示】 对人类生理、心理的伤害是自然灾害产生的最严重后果,因此人是防灾、救灾中的首要防救对象。 人员伤害的人群差异:人们在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会导致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因此,同样强度的灾害发生时,人员伤亡的情况不同。 2.财产损失 (1)直接经济损失: 不同灾种造成的财产损失内容不同,即灾情不同。例如干旱只造成了财产损失、经济损失,而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而地震和风暴潮不仅能造成财产损失,而且还能造成人员伤亡。 (2)间接经济损失: 【特别提示】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1)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灾情特点 受灾体 灾情特点 人员、财产 直接可见、持续时间短 自然资源和环境 灾情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 (2)自然灾害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影响 4.自然灾害的危害存在地域差异 (1)社会发展水平对灾害危害程度的影响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决定了受灾体的经济含量,另一方面还决定了受灾体抵御灾害的能力。这两方面都影响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高低,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课堂练习: 四、【基础达标】 1.自然灾害的孕灾环境不包括(  ) A.大气圈  B.水圈C.软流层 D.生物圈 2.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般不涉及(  ) 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D.地壳运动 3.下列受灾体的损毁,属于间接经济损失的是(  ) A.人员伤亡 B.社会失稳C.资源破坏 D.文物古迹损坏 4.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财产的损失而言具有的特点是(  ) A.滞后性和隐蔽性 B.长远性和超前性C.广泛性和间接性 D.滞后性和地域性 5.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关于其灾害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D.很难确定1.下列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2012年6月11日河南濮阳市超载校车起火燃烧造成幼儿4死3伤 B.2012年3月4日有着“袖珍地球”之称的火星上演“冲日”奇观 C.人民网兰州2012年5月13日电 甘肃雹洪突害致49人死亡,23人失踪 D.2012年5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里氏4.8级地震,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是大类所面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防御难度大等特点。据此回答2~4题。 2.地震的孕灾环境主要是(  ) A.岩石圈 B.大气圈C.水圈 D.生物圈 3.下列属于地震灾害主要受灾体的是(  ) A.桥梁、厂矿 B.沉损船只 C.粮食作物 D.滑坡和泥石流 4.地震中受伤害最轻的人群可能是(  ) A.妇女、老人 B.青少年、儿童C.残障人 D.青壮年男性 5.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A.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B.财产损失C.对人类生理、心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