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组建与互联》课程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网络组建与互联》课程标准
一、教学对象
适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二、课程性质
《网络组建与互联》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同时也是一门技能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网络搭建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设计思路
通过常用网络的组建、管理及维护的操作,使高职高专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建立和联接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发展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以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对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维护等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知识体系整合为18个技能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设计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技能培养为主,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采用理论教学+实验实训+行业实践3层递进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育学生掌握网络管理员的基本职业能力。
《网络组建与互联》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其实践性很强。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等,后续有《网络安全与防护》等专业技能课,地位十分重要。
四、能力要求
1.专业能力
具备常见局域网传输介质的选择、安装、测试能力
具备网络硬件的选型能力、网络系统基本维护能力
具备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基本使用能力
具备交换机配置与管理能力
具备路由器配置与管理能力
具备防火墙配置与管理能力
2.社会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
培养诚实、守信、坚韧不拔的性格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工协作、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团队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3.方法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必要的政治素质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
培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教学内容
教学模块 项目名称 任务 办公室局域网组建 双绞线与信息模块的制作 直通双绞线制作
交叉双绞线制作
信息模块的制作 网络连接设备的选购与配置 网络设备的认知
网卡安装及配置
交换机端口配置
交换机模式设置 对等网安装与配置 网络系统安装
网络协议配置
用户账户管理
打印服务配置 办公楼局域网组建 办公楼网络规划与组建 网络基本类型
网络拓扑结构选型
网络操作系统选择
网络设备选购 交换机的配置 VLAN划分
DHCP服务应用
端口聚合配置
地址绑定
802.1x配置 应用服务器的配置 构建企业域
DNS服务器配置
FTP服务器配置
邮件服务器配置
WEB服务器配置
网络病毒防范 企业网组建 路由器的配置 静态路由配置
动态路由的配置 企业Internet组建 网关型网络共享
代理型网络共享
路由型网络共享 防火墙的配置 ACL配置
VPN配置
NAT转换实现
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模块(九个小模块),它们分别是:双绞线与信息模块的制作、网络连接设备的选购与配置、对等网安装与配置、办公楼网络规划与组建、交换机的配置、应用服务器的配置等。
六、教学要求
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应用,解决现实问题,从用户的需求入手,采用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学中所涉及的网络需求调研和设备选择,要组织学生实地开展或者通过网络收集整理信息,注重学生与社会的沟通及对产品市场的随时关注,充分体现任务的真实情境。
3. 教师必须重视学习新技术,能紧跟技术发展潮流。
4. 授课过程中注意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培养良好的工程规范,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探索能力。
七、考核方式
1.考核要求:
本课程从实施此考核标准后,期末考试类型为B:“项目考核”。
2.考试标准
项目考核标准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成绩比例(%) 1 学习态度 职业素质、实训态度、协作精神 20 2 过程操作 操作正确、设置合理 25 3 实训报告填写 简洁清晰 10 4 课内实践 任务完成及时,正确 40 合 计 100
八、教学组织
1.据课程标准,制定详细的学期授课计划,合理安排SOHO网络组建、网吧网络组建能力等教学、实训环节,突出学生网络组建能力的培养。
2.根据反馈的各种教学信息,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九、教学组织
1.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详细的学期授课计划,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实训等教学与训练环节,突出学生网络组建及管理能力培养。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