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1.doc

发布:2017-06-04约3.5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是重要的,也是困难的。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决大多数教师仍推行着一套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教师主导地位,轻学生主体地位,形成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学生的人格不能健全地发展;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课依然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很多情况下,学生只能充当“观众”与“听众”等等。这样,将本来应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变得枯燥无味,毫无生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严重压抑。笔者作为一线历史教育工作者,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历史作业有创意几个方面来做的。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历史教学 创新意识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 教育者总是在最新理念的指导下,探索和实践最佳的教学方法,追求最有效的教学。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是重要的,也是困难的。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完成初中历史教学,这是摆在初中历史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本人作为初中历史教师的一员,从以下几方面阐述自己的体会。 一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1.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是上好一节历史课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在学习“三国鼎立”这一课时,一开始上课,我就满怀信心走上讲台,向学生抛出问题:同学们!我相信你们都很喜欢历史,尤其对历史中的人物更喜欢,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这些历史人物。同学们,你知道曹操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但为什么又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打败呢?与本课有关的还有“草船借箭、苦肉计、空城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历史典故。用提问式引入教学,学生很快思想集中在课堂、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中讨论解决问题的高效性奠定了基础。 2.充分设计好教学过程的程序。 ??? 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程序就是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里面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理解的过程。因此,这个过程就要充分体现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达到一节课的高效性,本人在讲“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时,以表格式列出三大战役相关知识点,如战役名称、时间、参战部队、作战特点、作用,然后分组讨论完成,再相互交流,查漏补缺,最后达成共识,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任务,这是促进学生形成自主性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使学生学习过程更多地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高效化。 3.精心设计巩固练习。 ??? 一节课除了完成课标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情感价值的渗透外,还要通过练习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课标要求。因此上完一节课后,精心设计一些练习,并且练习中结合中考题型形式进行编题,有单项选择,有材料分析,有问答题,检查学生是否真正学以致用。 二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新的课程体系渗透着全面、和谐的创新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虽然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但是历史课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今天教育转型期,完成历史课这一目标却是一个难点,它不仅受旧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及教育体制的制约,还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方面的阻力。 就整个社会来讲,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尚未完全打破,学生、家长及社会所认同的还是要学生学好教材知识,搞好应试。就教育现状来讲,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基本上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造就出来的,属于“知识传播型”向“智能型”的转变,这种转变对很多教师来说还不能适应,或者说还需要一个过程。主要表现在:倡导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学习,还没有在教师中形成广泛的共识,教师习惯于“结论式”教学,而不习惯“过程”教学,善于向学生“奉送真理”,而不善于教人“发现真理”,教师的创新意识有待提高,在计划经济和“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教师早已养成了惟书惟上的心理和习惯,突然要求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感到不知所措。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重点在于新课程改革,不可能在守成守旧的教育环境下进行,它必须在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环境各方面都改变的条件下,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能提高初中历史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大纲要求。 三 历史作业要有创意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是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归纳,也是检测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手段。初中历史学科典型的社会教育功能决定了历史作业优化设计的重要价值。因为历史认识以及由历史认识所提升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技能,直接影响社会价值观的生成和确立,甚至左右公民权力的维护和发展。所以,在新课程和中高考的“棍棒”下历史作业必须有所创新。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