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A、固定不变的社会 B、过渡性的社会C、独立的社会形态 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4、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C、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5、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A、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C、合作化的最初表现形式 D、合作化的最高表现形式6、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过渡时期的结束7、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8、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A、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 B、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C、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 D、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A、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B、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C、把私营工商业的生产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0、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A、改变生产关系,建立公有制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实现工业化 D、消灭资本家11、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立C、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立 D、人民公社的建立12、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家实行()A、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 B、斗争、限制、改造的方针C、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 D、团结、教育、利用的方针1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A、政治条件 B、经济条件 C、制度条件 D、思想条件1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1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A、独立的社会形态 B 、固定不变的社会形态C 、过渡性质的社会 D 、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之一16、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A 、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是()A、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C、与马克思主义无关 D、背离了马克思主义18、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国营经济主要是()建立起来的A、通过没收官僚资本 B、通过原来解放区的公有经济C、通过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通过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19、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政治条件是()A、全国大陆解放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的建立C、土改运动 D、“三反”“五反”运动20、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A、个体经济 B、公有制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1、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2、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4、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