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南通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物 南通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生物
考试时间:____分钟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简答题
总分
得分
单选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水解。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1分子淀粉或纤维素可水解形成多个葡萄糖
B. 1条多肽链可水解形成多个多种氨基酸
C. 1个RNA分子可水解形成4种核糖核苷酸
D. 1个双链DNA可水解形成2条脱氧核苷酸链
2.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1880年,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
B. 1910年,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C. 1958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3.下列有关人体内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和激素只能在活细胞中产生
B. 酶和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C. 能产生酶的细胞都能产生激素
D. 激素都通过影响酶的合成而发挥作用
4.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错误是( )
A. 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下降
B. 酶活性降低,呼吸减弱,代谢减慢
C. 染色质收缩,遗传信息表达受影响
D. 细胞体积增大,水分增加,色素积累
5.用亚硝基化合物处理萌发的种子,发现某基因上一个腺嘌呤(A)经脱氨基变成了次黄嘌呤(I),I不能再与T配对,但能与C配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这种基因突变属于人工诱变,碱基对被替换
B. 连续复制两次后,含原基因的DNA分子占1/4
C. 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与原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D. 突变性状对该生物的生存是否有害,取决于能否适应环境
6.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无光条件下能正常进行
B. 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
C. 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条件下能正常进行
D. 过程③产生的[H]、ATP、CO2都用于过程①
7.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病可能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Ⅱ2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
C. Ⅱ1、Ⅱ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D. Ⅱ4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6
8.下列关于基因、染色体、性状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生物的性状
C. 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改变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
D. 性状与基因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9.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 没有地理隔离就不会有新物种的形成
C. 突变是不定向的,重组是定向的,都是进化的原材料
D. 马和驴能交配产生后代,它们之间没有生殖隔离
10.现有基因型为AaBbDd(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玉米幼苗,希望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要短时间内达到育种目标,下列育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
A. 通过多次射线处理,实现人工诱变
B. 通过连续自交、逐代筛选获得
C. 先用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
D. 先用秋水仙素处理,再用花药离体培养
11.某研究小组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得到右图所示实验结果。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实验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
B. 实验中“对照组”插条处理溶液可能是蒸馏水
C. 结果显示等浓度的IBA对生根促进作用比NAA强
D. 结果表明NAA、IBA对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12.下列不属于血浆蛋白功能的是( )
A. 参与氧气运输
B. 参与免疫
C. 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D. 维持渗透压
13.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不会发生( )
A. 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环境中增殖
B. 体内特异性抗体与病原体结合
C. B细胞和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
D. 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T细胞
14.右图是某共生型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输入该系统的总能量是①过程固定的太阳能
B. 碳元素在②、③过程中的流动形式都是有机物
C. ④过程表示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释放能量
D. 实际生产中要注意控制蔬菜温室与畜禽舍面积比
1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中所有物种及其基因和生态系统的总称
B.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C. 自然保护区具有科研、科普、旅游等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就地保护是保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