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6年南通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
化 学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74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清洁能源燃烧不会产生2.化学工业在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3.元素X的单质Y及X与Y形成的化合物能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发生转化:
则X为
A.Fe B.Cu C.S D.C
4..6.的组是
A.、、–、HS- B.I–
C.K+Ba2+、Br–、NO3– D.+、、7.8.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第9~16题每小题4分,第17、18题每小题5分,共4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10.11.简单离子12.2C(g),反应达到平衡后,恢复到反应发生前时的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隔板K滑动与否可判断左右两边的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B.达到平衡后,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0~2之间
C.到达平衡时,甲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大于乙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
D.若平衡时K停留在左侧1处,则活塞仍停留在右侧6处
13.2O2+H2O =2Na++2OH-+O2↑
C.将溶质物质的量之比为4∶3的 NaHSO4和 Ba(OH)2两溶液混合:
4H++3SO42-+3Ba2++4OH-=3BaSO4↓+4H2O
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Fe2++2H++H2O2=Fe3++2H2O
14.SO2均能使品红褪色品红结构发色团遇到亚硫酸后结构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其漂白原理可用下面的反应方程式表示: A.品红溶液中同时通入Cl2、SO2,漂白效果会更好
B.加热可判断品红褪色是通入SO2还是通入Cl2引起的
C.“无色化合物D.品红分子结构中,19个碳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15.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①0.01mol/LCH3COOH;②0.01mol/LHCl;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B.将②、③混合,若有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C.将四份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D.将①、④混合,若有c(CH3COO-)>c(H+),则混合液一定呈碱性
16.禽流感目前抗禽流感病毒药物17.二次锂离子总反应:LiCoO2+6C Li1-xCoO2+LixC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上的“→”,表示放电时的电流方向
B.充电时阴极电极反应:LixC6-xe-=6C+xLi+
C.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LiCoO2-xe-=Li1-xCoO2+xLi+
D.外电路有0.1mole-通过,发生迁移的Li+的质量为0.7g
18.CuS与稀HNO3发生反应,所得还原产物为NO,氧化产物为SO42—。现将0.06molCuS加入到50mL4.2mol/LHNO3中,充分反应之后,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还原的硝酸为0.16mol B.反应后溶液中仍有硝酸剩余
C.反应后溶液的pH=1 D.CuS未全部参加反应
第卷(选择题 共7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
某未知溶液X中可能含有K+、、+K+方案一:焰色反应法
K+方案二:亚硝酸钴钠法K+Na3Co(NO2)6]反应生成黄色沉淀[K2NaCo(NO2)6],该原理可用于K+Na3Co(NO2)6生成黄色沉淀,会干扰K+未知溶液X中K+名称 分子式 颜色、状态 溶解性点() 密度(g/cm3) H2C2O4 — 易溶于水 189.5 1.900 草酸晶体 H2C2O4·2H2O 无色晶体 — 101.5 1650 备注:草酸晶体失去结晶水后,175℃以上开始分解。
【提出猜想】⑴ ;
⑵分解产物中的气体可能是CO、CO2或它们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⑴请设计完成“猜想⑴”的实验方案[用简要的实验装置图表示,要体现所使用仪器(加热和夹持仪器不必画出)和试剂]。
⑵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继续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猜想⑵”的实验探究。已知:A、C、F中盛装澄清石灰水,B中盛装浓NaOH溶液,D中装有碱石灰,E中装有CuO。
①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2的现象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