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总结.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1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总结
第一章总论一、统计的涵义:1.统计活动。2.统计资料。3.统计学。统计的特点:1.数量性(基本特点) 2.总体性统计的作用:1.从宏观上看,统计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2.从微观上看,统计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 3.统计是向群众宣传有关政策的工具。 4.统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综上所述,统计学属于方法论科学。二、17世纪中叶政治算术学派可以看做是统计学的开端(威廉配弟,约翰格朗特)三、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是全部国民经济活动,它包括生产统计、流通统计、分配统计、使用统计、劳动力资源统计、国民财富统计和国民经济综合分析统计等。特点:①研究范围的广泛性②它探讨问题着重从宏观角度出发.五、.经济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1、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的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叫做总体单位。2、标志: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标志按其表现形式不同,有数量标志:数量上不同的标志称数量标志。(如年龄、工资等)和品质标志:不能用数量表示的标志。(性别、隶属关系是.还是地区)3、统计指标:指标体系是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能够全面反映统计对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互相联系的一套指标。例如:某企业的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净资产总额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指标体系。4、变量:即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的数值叫变量值,即可变数量标志的数值,也叫标志值。变量按其是否连续,有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之分:离散变量是指变量的值只能是整数而不会出现小数。连续变量是指其数值在整数之间可以有无限的数值。5、统计指标的分类:(1)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2)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3)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4)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主要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6、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流量存量的联系:1 有些经济现象流量与存量是相对应而并存的,有流量必然有存量;2 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 3 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现象中,流量与存量是相互影响的。4 两个存量或两个流量的对比,或者一个流量与一个存量的对比,计算得到的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则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第二章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一、统计数据的来源:1.直接来源:经过调查者的直接调查或经过加工汇总后得来的资料,属于原始资料。原始资料不属于统计资料。2.间接来源:公开发表、报道的资料。二、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统计数据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的种类:类型调查范围调查时间搜集资料的方法普查全面1次采访、报告或空间遥感抽样调查非全面经常或1次直接观察或采访统计报表全面或非全面经常报告重点调查非全面经济或1次报告典型调查非全面1次采访、座谈会(1)普查:涵义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现象总量。(2)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3)统计报表:涵义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指标、表格形式、计算方法等)自上而下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4)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一种非全面调查。(5)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专门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有主观片面性。数据资料收集:询问法、报告法、观察实验法三大类。询问法:访问调查、邮寄调查、电话调查、座谈会。三、调查对象:是需要进行调查的基本个.经济现象的总体,它是由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组成的。报告单位:是指负责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这要根据调查任务来确定。调查表一般由表头、表身、表脚三部分构成。调查工作的期限,主要指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所需要的时间。四、准确性审核可以包括:逻辑性审查、比较审查法、设置疑问框审查。五、统计分组目的:①将零星分散的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分组整理后,发现其特点与规律,同时也可以分析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情况;②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统计分组的方法: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统计分组标志选择原则:①研究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②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标志;③根据现象的历史及经济条件选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