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纵联保护及通道技术讲解(幻灯片).ppt

发布:2015-09-15约2.04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纵联保护及通道 技术讲解 一、纵联保护概述 1、反应一侧电气量变化的保护的缺陷: 当线路末端故障时,需经带延时的二段保护切除故障,也即不能瞬时切除本线路全长范围内的故障。 2、纵联保护是能够综合反应两侧电气变化量的保护,通过判断两侧故障的方向来决定保护的动作。 3、纵联保护能瞬时切除本线路全长范围内任何一点的故障,所以一般作为线路的主保护,反应一侧电气变化量的保护(如距离、零序保护)一般只作为线路的后备保护。 二、纵联保护通道 (一)、通道类型 1、电力线载波(50-400KHZ)--高频保护,有线传输。 2、微波(3000-30000MHZ)微波保护,可视距离传输。 3、光纤保护 4、导引线保护—一般适用于短线路 (二)、通道组成 1、原理接线图(相-地) 2、各部件作用 (1)、输电线路 用以传输电能的同时,传送高频信号。 (2)、高频阻波器 LC并联谐振回路,对载波电流呈高阻抗,对工频电流呈低阻抗, 以防止高频电流向相邻线路分流。 (3)、耦合电容器 与结合滤波器共同组成带通滤波器,对工频电流呈高阻抗,对高频电流呈低阻抗,防止工频电压进入收发信机。 (4)、结合滤波器 一方面与耦合电容器共同组成带通滤波器,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架空线路与高频电缆的阻抗匹配作用。 (5)、高频电缆 将收发信机与结合滤波器相连。 (6)、保护间隙 过电压保护作用 (7)、接地刀闸 便于检修 (8)、高频收发信机 (三)、高频信号的性质 *闭锁信号 收不到信号是保护动作与跳闸的必要条件,主要在非故障线路上传输,一般采用“相-地”制 *允许信号 收到信号是保护动作与跳闸的必要条件之一,主要在故障线路上传输,一般采用“相-相”制 *跳闸信号 收到信号保护即动作与跳闸,需要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三、闭锁式纵联方向保护 1、基本原理 M N P 各侧均设置两个方向元件 F+——正方向元件 F- ——反方向元件 区内故障时,线路两侧正方向元件都动作,反方向元件均不动,两侧停信,保护动作。 区外故障时,M侧为正方向,F+动作,F-不动,保护停信;N侧为反方向,F+不动,F-动作,保护一直发信,保护不动。 2、简略原理框图 (1)、发跳闸命令的条件 * 高值启动元件启动 * F+元件动作 * F-元件不动 * 先收信8ms * 通道上信号消失 同时满足以上条件时,保护动作,任何时候,只要F-元件动作,马上发信闭锁保护 (2)、对两个方向元件的要求 A、F+方向元件:本线路全长范围内的故障都应可靠动作。 B、F+、F-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性。 C、F-元件应比F+更灵敏、动作速度更快。 (3)、若干原则说明 A、必须设置两个启动元件(只用一个时,容易误动) B、具备远方启动功能(防止对侧启动元件未启动或拒动而造成保护误动) C、必须先收到信号8ms以后才允许停信(高频信号往返一次的时间、对侧发信时间以及足够的裕度时间) D、几种停信方式 (A)、断路器位置停信 区内出口故障时,由于距离I段等速动段可能先于高频保护动作跳闸而造成误闭锁对侧高频保护,推迟故障切除时间,故设置位置停信。 (B)、母差保护停信 当故障发生在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之间时,由母差动作停信使对侧断路器跳闸。 (C)、本装置内部保护动作停信 E、防止功率倒向误动的措施 防范措施: (A)、设置两个方向元件F+、F-,其中F-元件比F+元件更灵敏、动作更快。 (B)、如果纵联方向保护在35MS内不动,如果再要动作时则延时25MS。(从保护动作至4号断路器跳闸大致需要30MS时间,也即在此期间不存在功率倒向问题) 四、闭锁式纵联距离保护 和纵联方向保护类同,区别仅仅是将启动元件改成阻抗元件。 对阻抗继电器的要求: A、要由明确的方向性 B、可靠保护本线路全长(一般区阻抗二、三段) * 启动 元件 低值 高值 与 GFX GSX 8ms 或 与 与 F+ F- 与 与 与 跳闸 通道 1 2 3 4 F+ F- F+ F- M N 潮流方向为M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