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PICC穿刺技术讲解幻灯片.ppt

发布:2018-04-05约2.6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穿 刺 方 法 ?导管经套管置入法 导管经导丝置入法 B超引导下置入术 静脉切开PICC导管置入术 穿 刺 过 程 摆放体位 测量臂围 测量长度 局部麻醉 建立无菌区 预冲导管 修剪导管 结扎止血带 穿刺 送管 撤导入鞘 撤离导丝 确定回血和封管 固定包扎 ? 摆放体位 穿刺侧上肢适度外展,取病人和操作者舒适的体位。穿刺部位暴露充分。 有严重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的患者,可 取半卧位 ? 测量臂围:肘窝以上4横指 ,做标记 ? 测量长度 上腔静脉测量法(横L法) 锁骨下静脉测量法: 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cm 一字法 局部麻醉:必要时在穿刺点略下方 进行局部麻醉(局麻膏、 局麻贴) 血管中层由肌肉构成。 神经纤维控制舒张收缩。 针刺引起的疼痛,可产生 肌肉运动,对穿刺造成影响。 局麻药可阻滞神经冲动, 达到皮层的麻醉作用。 ? 建立无菌区 戴手套,穿无菌衣 穿刺点的消毒 (顺逆时针消毒法) (消毒剂自然干燥) 范围10cm×10cm 更换冲洗手套, 铺治疗巾,建立穿刺 无菌操作面 ?预冲导管,润滑亲水性导丝 插管前将导管用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的混合液浸泡,不但可减轻对血管的刺激,而且可降低导管的吸附性,减少送管的阻力,减轻对血管内膜 的损伤 ? 修剪导管 撤出导丝比预计长度 短0.5~1cm。剪切导管 时不要切到导丝,否 则导丝将损坏导管, 送管时伤及血管内膜 结扎止血带: 在距离预穿刺点10cm处扎止血带 压力以80~120mmHg时充盈最佳 时间40~120s为最佳穿刺时间 ? 穿刺 见回血后,推入导入 针约3~6mm,确保导 引套管的尖端也处于 静脉内,送外套管 PICC穿刺技术 穿刺前的准备 穿刺方法 穿刺后处理 穿刺前的准备 ? 操作者的准备 穿刺场所的准备 病人的准备 血管的选择 穿刺点的选择 导管的选择 操作者的准备 熟练掌握穿刺流程 强化无菌观念 明确PICC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了解解剖结构 评估患者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与医疗保持良好的协作,获得支持 做好病人的宣教工作 PICC适应症 长期输液治疗 阶段性化疗 反复输注刺激性药物 输注高渗或粘稠的液体 反复输注血液制品 需反复采集血样 需要泵治疗 缺乏外周静脉通道或条件不好 PICC禁忌症 机体有菌血症或败血症的迹象 已知或怀疑病人对导管所含成分过敏 既往在预插管部位有放疗史 既往在预插管部位有静脉血栓形成史、 外伤史或血管外科手术史 凝血障碍、免疫抑制者慎用 穿刺场所的准备 物品配备 齐全 保证采光 及室温 适当限制 人数 环境的 消毒 穿刺可在 病床边 治疗室或 放射室进行 操作者的准备 穿刺场所的准备 ? 病人的准备 血管的选择 穿刺点的选择 导管的选择 病人的准备 心理护理:紧张会使血管收缩,给置管带 来障碍。做好心理护理,获得病人的配合 签署置管协议:即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选择权,也增强了护士的自我保护 穿刺部位的准备:清洗穿刺部位的皮肤,必要时剔除体毛 配合:及时进行必要的血液指标的检查,穿刺时体位的配合。若病儿哭吵,可使用镇静剂,在安静状态下有利于送管. 操作者的准备 穿刺场所的准备 病人的准备 ? 血管的选择 穿刺点的选择 导管的选择 血管的选择 成人 通常选择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血管的选择 —— 儿童:通常选择贵要静脉、 头静脉、头皮静脉(颞浅 或耳后静脉)或隐静脉 。 由于右侧头皮静脉距上腔 静脉近,故首选右侧 遇到极度衰竭的患者,置管时间应安排在补够当天的液体量后, 而且感觉针头刺入后要有耐心观察回血。 另外,也有因穿刺难度大,穿刺时间长,发生血液凝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